比起钱袋子,管理好自己的心理账户才是最好的理财

2019-11-09 16:25:43    东方头条

又是一年“购物狂欢节”。最近以来,只要打开电脑和手机,那只可恶的猫就时不时地蹦出来,而且无处不在。拾光君恨不得摔了手机,好在双十一那天再买个新的,最后看了看自己的存款余额,才觉得有句话说的很在理:冲动是魔鬼!不过,这不妨碍我化冲动为动力,用笔杆子当武器,来说说这中国特色的购物狂欢节。

*双十一的前世今生

说起双十一,我们先来说说光棍一词的由来。“光棍”一语,起于元代民间,时义为地痞无赖。如《元曲选·杀狗劝夫》:“却信着这两个光棍,搬坏了俺一家儿也。”大约从明代开始,“光棍”才作为对“单身汉”的称谓。民国时期李鉴堂所编的《俗语考原》云:“今俗亦以无妻之独夫,谓为光棍汉。”

不得不说,网络是个神奇的产物,不知是哪个脑洞大开的网民愣是把看起来光秃秃的11.11形象地说成光棍节!2009年,当时还是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的逍遥子--张勇,硬生生地将这一天搞出个打折购物节,然后每年对着大屏幕,看着消费数据如火箭般蹿升,过程看得心惊肉跳,结果也让阿里军团们乐开了花,更是引来了其它国家的垂涎欲滴、蠢蠢欲动。根据统计,2018年天猫“双十一”仅一天的全球交易额就达到了2135亿人民币,刷新往年纪录。而在美国,2018年11月1日到12月25日,25天的圣诞节购物期,平均每天的销售额折合成人民币约为1080亿元。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拾光君”不仅佩服国人的购买力,更是佩服逍遥子的聪明才智。

*我们是怎么被“套路”的?

套路一:推广套路

1.提前一个月推广预热启动,环环相扣,强势围攻。从线下联合行业顶尖品牌霸场景式海报的投放到线上互联网;

2.准曝光。通过媒体互通的方式,全面占据微博、微信朋友圈、淘宝、天猫和其它头部app营造出热闹的双十一氛围;

3.一系列的站内预热活动:定金预售、红包,品牌秒杀,更是通过实打实的优惠福利,第一时间影响消费群体的购买决策。

套路二:各淘宝商家以“三步营销策略”加以配合

1.商家蓄水期。一般在双十一前两到三个月开始产品推介(试用、购买体验产品,树立传播产品口碑),用户优化(沉淀新用户、唤醒老用户) ,用实用的礼品、踏实的用户特权(包邮卡、VIP卡等)唤醒和激活老客户,用惊喜的礼包感动老用户同时影响到身边亲历的潜在用户形成品牌的口碑。

2.商家预热期。在双十一前一个月(与天猫推广同步)开始告诉消费者:可以买什么 (拟定导购清单)、可以去哪买 (店铺签到/店铺&产品收藏)、怎么买更便宜 (发放店铺红包/优惠券)。

3.热卖期。双十一当天24小时,称为热卖期。根据消费者的购物特点,这一天又可以划分为疯抢期——煽风点火;理性期——组合优惠;扫尾期——大促倒计时,后续优惠活动的预告,让成交曲线再飞一会儿。

套路三:制造紧迫感

双十一为什么不像常规的购物节,将周期拉的长一点,而只做一天促销?这是为了缩短成交周期,避免夜长梦多。消费者思考的时间越短,紧迫感就越强,最后成交的就越快、越容易!

套路四:利用人们“占便宜”的心理

贵和便宜是相对的。各商家给的打折、降价、包邮、买一送N、优惠券、换购等一切的一切,你以为真的占到便宜了吗?这些只是让你在感觉上占到便宜了而已。

*没有温度的双十一

大部分人都希望花最少的钱买到自己喜欢和需要的商品,这本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事,但总觉得双十一还是有点怪怪的。就像情人节,商家为巧克力和鲜花做促销,但爱情才是永恒的主题;钻戒是为了卖给步入结婚殿堂的人,但还有一份相携相伴的承诺;圣诞节除了礼物,拉近家人间的亲情才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的双十一,仿佛除了可以买到看似便宜的东西以及光棍们的自嘲外,好像也没有什么了,同样是为了买卖,却似乎缺少了那么一点温度。

*你的心理账户是否充盈?

美国行为学家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人都会把钱放进一个叫“心理账户”的地方,然后分门别类地存在不同的子账户当中。比如购买柴米油盐的叫“生活必须支出账户”;给家人、朋友购买礼物的叫“情感维系账户”;给自己买书、买课程的叫“个人发展账户”;旅游度假的叫“享乐休闲账户”......。

每个人都在无时无刻为这些账户进行充值、支出,但一定也有余额不足的时候。所以,当你在消费之前是否相对理性地想过,自己当前最需要为哪个账户支出,而哪个账户可以暂时放一放呢?商家们想的是挖空心思要掏光我们的钱,但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地守住自己的钱袋子。在这场博弈中,没有所谓的输家与赢家,而是看谁更有定力、更具智慧,认清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而让花钱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因此,比起钱袋子,管理好自己的心理账户才是最好的理财。

相关热词搜索:自己的 最好的 才是 钱袋 账户

上一篇:两张信用卡互相还款:存在下列4种风险,后果很严重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