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泽布替尼”,以“突破性疗法”的身份,“优先审评”获准上市。”
这意味着,泽布替尼成为第一个在美获批上市的中国本土自主研发抗癌新药,改写了中国抗癌药“只进不出”的尴尬历史。相关上市公司百济神州(06160,HK)受此利好影响,股价也已连续大涨,进入11月以来,短短两周时间,涨幅已高达50%,而市值也已进入千亿级别。
泽布替尼属于一种创新药。在大量资本的簇拥下,在全球生物医药技术不断突破的今天,人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创新药的诞生。有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全球在研新药年复合增速为8%,其中2018年比2017年增加了395种新药。在创新药的研发上,美、欧、日、韩是主力军,尤其美国独享新药上市的半壁江山,是医药研发创新的领军者。
何为“创新药”?创新药不同于仿制药,指本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新的结构、药理作用或治疗用途,且有临床价值的药品。创新药特点鲜明——研发周期长、成本投入高、研发成功率低。
新药从研发到上市一般用时都在10年以上,单个品种的研发需要10-50亿美元的投入,从临床实验到最终能够获批上市的新药成功比率仅为5%-17%。创新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医学发展、疾病克服而不断迭代。一百多年前,青霉素是创新药,它的诞生攻克了恶性细菌感染疾病,而如今青霉素已成为人人都用得起的普通药。
国内创新药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奋起直追。2017年起,中国创新药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高层这两年连续发布多项政策,创新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随之显著改善。药物创新的鼓励、审评审批的加快、上市许可人制度的推行、临床实验数据核查、医保结构性控费等,都为我国创新药的研发和生产打了一剂强心针,以攻克肿瘤为核心目标的创新药研发由此进入成长爆发期,预计未来几年将是各药企创新药密集获批上市的黄金期。
2019年9月,第二次带量采购如期而至。根据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的中选结果,共有77家企业参与本次竞标,其中45家企业中选,60个中选品规的平均价格较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下降59%;较“4+7”试点城市中选价格下降25%。由此可见,未来仿制药大幅降价的趋势不可逆转,仿制药企业利润空间将逐步被大幅压缩,转型创新是我国众多仿制药企业未来生存的必经之路。
那么国内有哪些公司在创新药领域“含金量”最高?
国内研发单抗药物的企业众多,在技术上处于第一梯队的有四家: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百济神州。2018年12月17日,君实生物的PD-1单抗特瑞普利注射液(JS001)获得管理层的上市批准,主要用于不可切除的或转移性的黑色素瘤治疗;同年12月28日,信达生物的PD-1单抗信迪利注射液(IBI308)也获批上市,适应症是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2019年5月31日,恒瑞医药PD-1单抗卡瑞利珠注射液(SHR-1210)获批,适应症为“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同时,恒瑞的这款新药也成为在国内上市的第三款国产PD-1单抗;百济神州在2018年也提交了新药的上市申请,申请药物为治疗肿瘤的PD-1单抗抑制剂,目前正在等待上市批准。
这四家公司,君实生物在新三板,信达生物和百济神州是港股。唯一在A股主板上市能让普通投资者交易的,只有恒瑞医药这一家。
恒瑞医药作为国内创新药龙头企业,是国内最早开始1类新药研发的企业,多年来也一直是国内制药行业研发投入最多、研发实力最强、已上市1类创新药最多的制药企业。公司的最核心业务抗肿瘤药板块已经实现了创新驱动发展,其抗肿瘤领域的在研产品管线已经基本都是1类新药。在糖尿病、心血管、痛风、风湿等领域公司FAST-FOLLOW了SGLT-2、DPP-4、JAK、URAT1等全球最热门的药物靶点,多个重磅品种处于商业化前期。
公司三季报显示,2019年三季度实现营收169.45亿元,同比增长36.0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7.35亿元,同比增长28.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5.36亿元,同比增长27.25%;实现EPS0.84元。
其中,2019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9.19亿元,同比增长47.27%;实现归母净利润13.22亿元,同比增长31.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47亿元,同比增长31.15%;实现EPS0.30元。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中所提板块、个股均只作为逻辑分析与技术交流之用,不作为操作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