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投资中的“锚定效应”的一些小尝试

2020-01-15 15:09:24    东方头条

锚定效应”这个东西真的是很神奇的一种存在,抛去那些冷冰冰的科学定义,简单来说,一旦某个数字进入眼里或者耳朵里,那么自己自由自在的思想便会被束缚住,只能在这个数字上做加减。像钉在翅膀上的钉子,又像一张看不见的网一样烦人。

可以说,在投资中最坑人的效应,应该有“锚定效应”的一席之地。

很多定投者,可以扛过大幅下跌的冲击,甚至在下跌中越投越开心,但一旦恢复上涨,便开始盘算已经盈利到了多少,能够撑住翻倍的恐怕没有几个人。

直接投资股票的更不用说,很难逃过拘泥于自己成本的陷阱。所以即使有人能够装死对亏损的股票视而不见,但却不能安坐于于自己翻倍的股票上。

顺便,看各家券商的pc软件和app,从来不是计算这个账户的累计盈亏额,而是计算持有证券的盈亏额,你觉得是为什么?

在这样的设置下,自己当然更要倾向于将这个数字变的越大越好,很多人甚至习惯于过不了多久,就将那个绿油油的数字清空一把,就是为了让自己眼不见为净。

我们都知道,投资只跟未来挂钩,过去和现在都不重要。因此如果要重视数字,那么我们就要只重视将来的数字而忘掉自己的过去(成本)和现在(盈亏)。

调整自己的买入和卖出依据。

譬如唐书房,以达到3年后预计市值的一半作为买入点,如果当年pe超过25-30倍以上而无合理解释则卖出,否则一直等到基本盘有变化。

又或者可以像红利,或者pe,pb分位那样选股,选股利高的,选分位低的,当然也可以加入一定的过滤条件,卖出只是因为有股利更高的,分位更低的,而绝非自己的价格已经涨了或者跌了太多。

更传统简单的,就是看财报。利润率也好,利润增速也好,roe也好,一旦出现拐点,不管自己的成本多少,强行买入或者卖出,毕竟市场总是扩大涨幅和跌幅。

强行忘掉成本。

自己开满3个账户,或者利用家人账户,因为每家券商app计算盈利的方法都略微有差别,本来是个很麻烦的事情,一般的投资者都建议自己在投资时另外利用自己统一的软件来计算账户,

譬如excel,用XIRR什么的实在是很方便。但恰好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多个软件之间统计的差异性来让自己忘掉(错乱掉)成本,只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当然,此方法必须家人配合另行计算投入,否则会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成本和盈利。

当然,此方法有个变种,就是在不频繁操作的情况下,或者是强行抑制自己的强行操作,将app删掉,只有在操作时才安装,或者直接委托家人操作,并且不做投资记录。毕竟现在证监会也在对他人账户的限制酝酿收紧。

对那些频繁统计成本却又能不为所动的家伙,只能说这些人已经将自己的心理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凡人只能慢慢来,从模仿到理解,改良到超越。

相关热词搜索:些小 克服 效应 尝试 投资

上一篇:2019年零售业精选点评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