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 楚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么,大儒之道呢?蒙养以正,德化风尚,温树血诚,在止于报国。
崔如琢先生嗜爱《千字文》,始终认为蒙学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乃文化之基,艺术之源,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尤以《千字文》为最。《千字文》乃南北朝梁武帝,命人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而成。文以载道,蒙括万象,天文地理,历史人文,人情世故,全是中华文化的菁华所在。历代书法大家书写巜千字文》,都认为巜千家文》乃启蒙教育之初,中国书法的童子功夫,如若书法云梯,高可登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
如琢先生嗜爱《千字文》,自己写,教家人子女临,教朋友弟子临。两个月前,如琢先生见我书途茫然,学无所就,有点心急,欲以点化,特别致电于我:
"临临《千字文》吧⋯⋯"
谆谆教诲,厚重而亲切,让人温暖。必须以《千字文》始起,方为大道正途。过去记得饶宗颐先生云:中国书法,在于"二王"与"二爨",王始之于巜兰亭》,爨始之于巜宝子》。《兰亭序》我临写过至少有一百遍,始终弄不明白,崇山峻岭处勾抹妙在何处?冯承素、褚遂良、赵孟頫大家若此,为什么仍然东施效颦?唯独王铎、八大山人临写至此,实事求是,没有人云亦云,八大还写出了自己的个性。而《爨宝子碑》我已临写二十余年,目前,仍然不得要领,难以把握,又怎么能够融会贯通?
如琢先生教我,有点恍然始悟,适有八大山人《千字文》于案头,又购得赵孟頫《千字文》,日临数十字,目前还没有临写两遍,关注我的朋友,会明显感到书风已经大变矣。每每临写至"盖此生发,四大五常"处,似乎豁然开朗,原来《千字文》全都是中国文化最朴素的道理,如《易经》所云:蒙养以正,圣功也。教人以最朴素的做人的道理,字如其人,大写好自己简单的人字,写出自己的人格,方可称之为艺术。非巜兰亭序》巜爨宝子碑》而能及其恢宏也。另外,《昭明文选》未收入《兰亭序》,非谓"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之消极,实乃仅仅是一种魏晋南北朝的一种道家情结,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大学之道,大儒精神比侪;而巜爨宝子》也只是一种朴素民风的再现,忠义可嘉,德法自然,但在贯彻中华文化之旨上,没有《千字文》全面。
大儒之道,温树血诚,止于报国。如琢先生秉承大义,敢于担当,蒙养以正,以笔使气,尽写中国文化精神,酣畅淋漓,大气磅礴,写就中国文化自信大写的人字。特别是疫情期间,创作出章草《千字文》草书《千字文》,一气呵成,回肠荡气,让人震撼。如琢先生著此《千字文》非谓文字,而是在延续中国文化,特别书法艺术中的文气与文脉,是历史寓于的责任与担当,特别是书法的实用功能已近消失的今天,更需要这种血脉传承。
目前,如琢先生正在创作指墨篆书《千字文》,指墨江山,如庖丁解牛,砉然向然,横笔竖写,全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日后结集出版以弘扬,蒙养以正,肯定是中国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的头等大事,大儒之道,蒙养之经,就需要这种社会责任的担当。
大哉如琢, 纸上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