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呼吸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各大医院呼吸内科单日就诊患者陡增,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截至目前,部分地区仍处于感染高峰,不少医院都延长了门诊服务时间、增派医护人员,满足患者就诊需求。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呼吸科闫鹏主任
针对近期的呼吸道感染高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呼吸科闫鹏主任看来,近些年,各家医院儿科规模的缩减,突发的流行让医院有些措手不及。在我国北上广等大城市,对支原体,阿奇霉素或者红霉素的耐药率能有60%~80%,也使部分儿童耽误治疗发展成重症肺炎,与成人感染支原体肺炎不同,儿童肺炎患者特别容易形成黏液栓,手术治疗在手术室麻醉后进行更安全。
对于今年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同时爆发和流行,闫鹏认为,可能是受到三年新冠疫情影响,当时大家都佩戴口罩,没有获得自然免疫,摘掉口罩后接触病菌就容易被感染。但整体来讲,甲乙流、腺病毒、支原体的病死率很低,只要对症治疗就行,也不需要特别的焦虑。
不少儿童阿奇霉素耐药 易发展成重症肺炎
闫鹏所在呼吸科的病人主要以成人为主,但2023年11月开始,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峰期,也接诊了多名重症的12岁以下的孩子。诊治的孩子多是高热一周多,对阿奇霉素耐药,治疗效果不好,体温一直控制不住,肺部CT检查发现大面积肺炎。儿科治疗这类病人的经验不足,压力特别大,孩子可能有生命危险,只能送来呼吸科救治。
闫鹏分析,不少儿童对于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率比较高,就诊人数较多时,医院给儿童都是先测病毒类型再对症统一开具配方,大多数儿童输液后治愈,也有产生耐药的孩子自愈或耽误病情。
闫鹏介绍,在我国北上广等大城市,对支原体,阿奇霉素或者红霉素的耐药率能有60%~80%。成人常用的退烧药物很少有耐药菌,但对于18岁以下人群禁用,2023年4月,国家卫健委曾发布《儿童肺炎支原体诊疗指南》,就专门提到“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难治性肺炎”,允许在诊治这类肺炎时使用成人药物。闫鹏坦言,担心家长投诉,除非紧急情况,医生一般也不会贸然使用。
治疗需要给孩子做气管镜进行肺泡灌洗,与成人感染支原体肺炎不同,儿童肺炎患者特别容易形成黏液栓,“就整个痰把气道给完全堵死了,只能拿内镜下去,把这个东西给取出来”,闫鹏说。
手术时,闫鹏经常感到无奈,孩子容易乱动,做手术的难度很大,在手术室麻醉后进行手术更安全。但很多家长觉得进手术室意味着更大的危险,心理上难以接受,最终只有一两例手术进了手术室。
此前,高峰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儿科每天700多个病人时,医院也曾协调医生过去。在闫鹏看来,突发的流行让医院有些措手不及,近些年,因为出生率下降,儿科病人逐渐减少,在夏季等淡季,医护人员几乎处于放假状态,工资收入较少,不少医生转行,各家医院儿科规模的缩减,一些医院甚至取消了儿科病房。
在闫鹏所在的呼吸科住院部,医护人员比病人更早面对感染高峰,十一假期前一周的周末,呼吸科突然进入感染高峰,科室30个医生护士中,一半以上发了烧,检查发现大多数感染了甲流,有几人感染了支原体,服用了见效更快的马巴洛沙韦 ,以应对病人收治的高峰。
从那时至今,呼吸科的病人一直处于高峰状态,但病人数量也在逐渐下降。呼吸科六十六张病床,高峰期加了十几张病床,“过道里都放满了病床”,最多时收治七八十个病人,门诊还有好多病人,闫 经常接到催问病床的电话。十一假期,整个科室也是全员在岗。而往年,每逢长假,病房里只安排一个人值班。
此前两三个月,高峰时,呼吸科门诊每天接诊700多人,医务部会统一协调医护人员支援,闫鹏的呼吸科住院病人都在70人以上。如今病房收治着67个病人 。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或受新冠疫情影响
今年主要流行的是甲乙流、支原体,掺杂有新冠、腺病毒、合胞病毒等。病毒感染常见症状都是发烧、咳嗽、浑身肌肉酸痛、流鼻涕和打喷嚏,普通人并不容易区分不同呼吸道传染病。普通人可以从周围人的症状和感染周期来判断,比如说,家中多人同时发烧、乏力,百分之八九十就是一家人都感染病毒了,因为病毒的潜伏期短;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的不同之处在于,病人的症状以咳嗽为主,可能家里一周前有人发过烧,因为支原体的潜伏期就是一周左右,甚至有的能到两周。
闫鹏说,对于青壮年来讲,只有少部分人感染病毒以后会烧到40度,感染肺炎,有相当一部分人刚开始只发烧到38度左右,全身酸痛、乏力,流鼻涕、打喷嚏,只需要对症服用退烧药或连花清瘟等中成药就能缓解了。65岁以上的老人和12岁以下的儿童合并有基础疾病或是免疫功能受损,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早就医,医务人员通过询问病史就能作出判断,避免患者乱用药或者错用药耽误病情导致重症。闫鹏提醒居民不用过度担心聚集感染,一旦出现高发流行,医院会紧急调配人员,患者来医院,戴口罩、注意手部消毒,聚集感染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今年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同时爆发和流行,闫鹏认为,可能是受到三年新冠疫情影响,当时大家都佩戴口罩,没有获得自然免疫,摘掉口罩后接触病菌就容易被感染。
闫鹏说,大流行自古有之,包括影响力比较大的西班牙大流行、鼠疫。像当年的西班牙大流行和鼠疫的病死率很高,西班牙大流行40多个人就死一个,鼠疫流行最严重时,病死率超过30%。相比之下,新冠的病死率很低,甲流几乎没有死亡,死亡的病人多是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
闫鹏查了过去的记录,早在2009年冬天,出现过甲流大流行,情形和今年差不多。当时死亡人数更多,因为对症的药只有奥司他韦,产量跟不上,很多医院药品短缺,病人只能硬扛或是服用些中成药。最近十年,甲流、支原体都没有大流行过,只是有过小范围流行,很快也就下去了。
2023年年底的呼吸道传染病感染高峰也让各家医院倍感压力。2023年11月份左右,有一周时间,医院的奥司他韦短缺也让闫鹏着实为难,只能给患者输帕拉米韦。他给患者算过一笔账,奥司他韦一盒20 多元,基本上就能治好;帕拉米韦一支100多,一次输两支,输5天将近1500元,患者烧得难受,也顾不上价格了。
闫鹏也发现,经历三年新冠,人们对呼吸道传染病更容易恐慌,他接诊了一部分开药物预防感染的居民,而当时不少病人仍在发烧排队。
对于反复感染多种呼吸道传染病,闫鹏说,甲乙流、新冠等的交叉免疫不强,在疾病流行期,免疫力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多次感染。呼吸科聚集了各种传染病病人,他经常会劝病人治愈后尽早出院,避免感染其他病毒。但整体来讲,甲乙流、腺病毒、支原体的病死率很低,只要对症治疗就行,也不需要特别的焦虑。按照往年,到四五月份,甲乙流几乎就看不到了。
闫鹏看到卫健委发文提到春节会有一个呼吸道传染的高峰,在他看来,春节人们会走亲访友、聚餐,感染风险会增加,但相比此前感染高峰,影响要小很多。闫鹏建议,大家如果有感染症状,最好佩戴口罩,减少聚集,避免传染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