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墅
邓思达,男,汉族,1949年7月30日出生,玉溪市民族民间中医药文化研究协会理事、澄江市思达中医药研究所所长、邓思达中医诊所法人,中医副主任医师。
邓思达20岁开始自学中医药,至今55个年头。中医博大精深,他没有祖传,也没有师承,仅凭一腔青春热血起步,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他走的是一条艰辛、复杂、曲折而又心酸的学医路。然而,他从不灰心,也不放弃,靠坚韧的毅力向着自己梦想和希望目标前进,长期坚持奋斗,不断探索,严谨研究,终于在中医药的道路上绽放出靓丽的光彩,成为滇中地区声望较高的民间中医。
一、走下讲坛当起了校医
邓思达热爱学习中医药,是因为一个生产队长英勇的举动,而后又悲惨地死去,影响了他的人生。1969年他在生产队劳动,栽秧时,山田的田埂通了一个漏水的大洞……水是宝贵的,生产队长李春富毫不犹豫地跳下水,用身体堵着洞,叫社员赶快往洞里灌泥沙堵水……漏洞堵住了,李春富脸色苍白,疲惫不堪,脚杆上有几处流血的伤口。队长本来有痨病,用身体堵水后病情加重,但那个年代社员穷,没钱治疗,被病痛折磨死去……送别队长遗体时,邓思达含着泪想,将来一定要当医生,治病救人,专治穷人。从那以后,他开始学习中草药,利用空余时间到草药市场识别草药,还到山里挖药。挖来的草药自己先尝,再免费送给邻居服用。有一次尝草药中毒了,经抢救,15天才恢复过来……经过刻苦的学习,他认识了澄江400多种中草药。
1973年,他报名到云南中医学院读书,立志当一名治病救人的中医,却被录取在昆明师范学院历史系,愿望落空了。但他不甘心,在校期间常常抽时间去听中医课,自学中医药学理论。1976年大学毕业,分配在澂江二中任教,仍然努学习中医药知识。
一个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的大学生,澄江二中的教师,站在讲坛上,风不吹,雨不淋,太阳不晒,而且为人师表,受人尊敬。但邓思达却放弃了这个安逸岗位,去当了二中的校医。1980年他调到二中校医室任校医,圆了中医梦。从此,他终身奋斗、探索、研究,寻找治病救人的良药良方。1985年经考试,获中医士职称。
新建的二中校医室,经费缺乏,没有药柜,自己掏300块钱买来一个旧药柜;没有钱买药,家里拿出500元做垫本;用家里的房子做中草药加工地点,简单设备和用具也是自己出钱购买……有些中草药要上山去挖采。邓思达与高元兴等人合伙,利用节假日和星期天上山挖中草药。上山挖中草药,既艰难又危险。
有一次,在下关挖药,突然一脚踩滑,身子掉下一个巨大的深水洞,幸好及时抓住洞口一棵树枝,费了很大劲才爬出山洞。若是掉下那个二十多丈深的落水洞,就没有生的希望了。
有一次,在大山寺挖地石榴藤,不小心掉进三米深的沟中,脚上划开一个4公分长的口子,流了很多血,疼痛难忍。
有一次,在东边山上挖药,用小车拉着药,小车冲翻在路边水沟中,车杆折断了,车上的草药把他埋在沟里,脚上划出几个口子,不断流血。
有一次,在玉溪龙马山上挖岩白菜,不小心踩在一条一米多长的大麻蛇身上,是条毒蛇,吓得浑身直冒冷汗,丢下草药就跑。
有一次,用单车托着草药,下坡急刹车,他从单车龙头上飞出去一米多远,躺在碎石路上,手心划出几个流血口子。
有一年12月底,在烂柴箐挖迎春花,天气很冷,中午突然下大雨刮大风,很快衣服湿透了,冷得浑身发抖。大雨下了近两个小时,双脚抖得站不稳,手指冷得伸不直,嘴皮发紫合不拢……
有一次挖药,不小心右脚踩在猎人的铁锚上,被铁锚夹出四个1公分深的伤口,咬着牙,忍着痛,吃力地掰开铁锚……
有一次,在一片坟地里找黄花茵陈,突然撞见三个盗墓贼,他们怕邓思达泄露天机,三个人把他围在中间,准备下手……他见势头不妙,急忙丢下草药,转身逃出包围圈,空着手回家。
有一次,砍药不小心,一刀砍在左脚上,出血虽然不多,但看见骨头砍下一小片。至今,疤痕外面只有皮,没有肉。
同事看到邓思达这么艰辛,劝他别当校医了,还是回到讲坛上去,肯定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没有进过医学院,能否成为一个好医生?还是一个未知数。但邓思达谢绝了,坚持走自己的路。同事们对他的执着和坚定,既惋惜又钦佩。
自1985年至2005年的20年时间里,挖药成为他从不间断的事,遇到的危险太多了。当然,挖到的中草药品种和数量,一年比一年多,品种超过500种,维持了二中校医室的正常运转。
二中校医室为学生看病,只收药的成本费,无挂号费,无诊断费,遇到流感还要免费发药给学生吃,或熬大锅药,大锅药一次性用药300多公斤。有时其他学校发生流感,也到二中校医室免费领取大锅药。二中校医室在防治学生的传染病、眼病、牙病、肥胖病、寄生虫病、发热等常见病工作中,成绩突出,邓思达获得了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联发的“学校优秀卫生工作者”证书。他感到很欣慰。
在澂江校医室当了24年校医,除每年为上万人次的学生患者诊疗服务,还兼职为全校学生上卫生课,能够尽责尽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受到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好评,2002年被省卫生厅和教育厅评为先进个人。
二、研究“天胡荽愈肝片”获国家级专利
邓思达性情温和,对人诚实宽厚,人缘关系较好,从不跟别人口角是非争高低,也不轻浮狂燥,默默地学习研究学问。几年过后,他掌握了当地较多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作用以及治疗一些常见病的方法,在当地小有名气。但是,他不满足一辈子当个土郎中,必须走出去,看看整个中医药世界,向中医药的深层次进军。
1985年以后,邓思达先后到云南省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军区总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进修学习。经过多次多学习深造,他的视野开阔了,奋斗探索研究的方向更明确,在医疗工作中,除了诊疗大量的普通病常见病外,还特别喜爱研究中医理论,中医理论方面脉象学、周易象数学也进行研究。
1987年,学校有教师因患肝病死亡,校长古恩辉给邓思达下达了一项研究任务——找到治疗肝炎病的方法。他找县卫生局汇报,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局长向运华同意邓思达意见,由卫生局组成肝炎药物研究组,向运华任组长,邓思达任副组长。
那时,因麻风病治疗是当时迫切的研究课题,向局长叫邓思达先参加麻风病研究。他同鲁德孝医生及县皮防站站长到澄江麻风病院去调查研究。澄江麻风病院在外浪塘,他们对每个患者进行询问,抽血采样,带回来检验红细胞免疫……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找到治愈麻风病的方法。邓思达将这段工作总结撰写成文,发表在中国麻风病医学杂志上。后来这篇文章被国际麻风病学术大会选用,玉溪地区给了澄江三万元奖金。
局长向运华退休后,肝炎药研究课题组解散,无人管、无经费、无场地……邓思达一个人咬紧牙关坚持干,他自掏腰包请小工帮忙。经过一年多的攻关,成功研究出了一种能治愈甲型肝炎,也能治愈乙型肝炎的新药——《仙抚愈肝片》,临床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甲型肝炎治愈率达90﹪,乙型肝炎治愈率达79﹪。除澂江的患者外,昆明及外地州市,甚至省外患者也常慕名来就诊。1989年获得了云南省卫生厅新药证书,2000获得国家专利证书,国家药监局批准文号改为《天胡荽愈肝片》,同时也得到了生产许可证,还获得玉溪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那时,邓思达已经很精通脉理了。
《天胡荽愈肝片》获得国家专利证书,邓思达一举成名,从2000年至2005年,他撰写了28篇中医学论文,有12篇在学术大会上交流,有14篇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其中5篇获得省级优秀论文证书,有三篇获国家优秀论文奖,论文还被翻译为英文。卫生部专家评审委员会授予邓思达“中国特技名医荣誉称号”证书。
成在《天胡荽愈肝片》,败也在《天胡荽愈肝片》。邓思达获得荣誉的同时,四年牢狱的灾难也降落在他头顶。
由于经济利益的原因,二中将《天胡荽愈肝片》生产许可证书,以每年30万的价卖给外地一家制药厂。二中校医室偶尔生产一些《天胡荽愈肝片》,作为创收项目。后因有人举报,没有生产许可证,生产药品,触犯了法律。收入归公,邓思达没有装过腰包。按常理,他要辩解一番,尽可能地找一些人与他分担责任。然而,邓思达没有申辩,咬咬牙,一个人把全部责任扛下来,被金华一家法院判处四年有期徒刑,被开除党籍和工职﹙当时他不知道﹚……
在狱中,邓思达不沮丧,不抱怨,没有喊过一声冤,没有说过一句枉,遵守监规,接受改造,多数时间为监狱干警和囚犯号脉看病。他用医者仁心的真诚,赢得周围的人同情、理解、支持、尊重,还与一些人交上了朋友。无论是狱警还是狱友,都不会为难他,并且想方设法为他研究医学争取更多的时间……
邓思达不负众望,在狱中的四年,他潜心研究了四年,在治疗不孕症患者、肝病患者和结石病患者等病症上更有把握。四年刑期2009年7月31日到期,头两天一位狱友打电话告诉他婆娘孟庆美,为邓思达买一张回昆明的飞机票,给一些路费。出狱那天,狱友婆娘把车开到监狱门口,把邓思达送到机场,又买好飞机票还叫二人送邓思达回到家,给800块路费,多么暖心呀!有了她,当天,邓思达就回到了家。
三、医者仁心为了患者健康
邓思达回到家中后才知道,他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工职,停发工资,注销学校单位户口,每月给1050元生活费。全家的基本生活费都难于保障。二中校医室也在他走后不久解散了,32名同事也各自去寻找生活的出路。他一生努力奋斗得来的荣誉、名声以及事业上的辉煌等等,统统都不复存在了。他曾经一心一意为患者服务的热诚,降落到了最低点,悲叹自己不幸的人生。
往后生活出路在何方?
他还没寻找到生活出路,时任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杨进书,叫他在县城李府街药材市场开一间药铺,经营药材生意。杨局长亲自为他选择铺面,批给他经营许可证,帮他去工商局办理了营业执照。他十分感激杨局长。
开药铺,需要一定的资金购药。他身无分文,一位副县长为他担保,从银行贷款五万元作垫本。三个同学掏钱到昆明为他购买了数千元钱的中药材。中药材门市部在领导和同学们的关心支持下顺利开张了,他从内心深处感觉到,世上还是好人多。中药材铺子生意较好,由于当了多年医生,诊断、治疗、用药都在行,加上过去他在社会上医德医风的名声好,朋友、熟人、患者捧场的人很多,看了病就在药铺里抓药。药铺里没有为患者诊断的桌椅,前县教育局长黄志勇给了几张沙发和桌子、柜子,为患者看病提供了方便。药铺有收入,有了经济来源,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大家为什么会对他如此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是因为他的人品值得敬佩,大难来临不畏缩,不推诿,灾难落在他头上一个人硬扛着,四年的牢狱之灾也并没有将他击垮,人们相信他会勇敢地面对人生……
后来,邓思达觉得山挖中草药卖,比开药铺收入更高一些,他又与高元兴重新走二十年前上山挖草药的老路。
二十年前他们上山挖中草药是靠人背、肩挑、自行车驮运,工具原始,每天挖采量很少。二十年后,他们的工具进步了,用上了电动三轮车,加上熟悉各种草药的生长环境,生长区域,以及行走路线,上山不会扑空,每天挖采量很大。挖了三年,中草药的库存恢复到过去最高数量,大量卖给外地药厂,收入可观,以药养医的资本厚实了。之后,他们又改变了卖草药办法,变为向患者出售中草药,虽然量小,但灵活,患者多,劳动强度也不太大,以小成多,收入不比卖药给药厂的低,资金开始有一些结余。更主要的是,他有时间重新进入化验室,认真研究治疗肝病与不孕不育的中草药。
邓思达由于诊疗水平高,对症用药,中草药疗效好,他的中草药生意越来越红火。自古以来同行生忌妒,做生意的希望别人倒台,当医生希望别人没有患者……然而,邓思达不这么想,他不怕别人抢了他的生意,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像他一样,有效地为患者服务。他要让澄江更多的民间医生团结起来,大家抱成团,共同开发澄江中草药。
2010年3月,经县科技局审核同意,一个私营老板借出五万元作为注册资金,县民政局登记批准,成立“澄江县思达中医药研究所”,邓思达任所长。研究所的业务:开展中医药基础研究,进行必要的医理及药理试验,对中药剂型进行改进,为社会提供一定的中医药服务。
澄江市有50多个民间中草药医生,邓思达从中挑选了27个进研究所。把这些人聚合起来,定期开展活动,在不泄露祖传秘方和个人独门绝技的前题下,大家坐在一起讨论、交流、切搓、研究,共同提高中医药水平,带动影响全县其他民间医生,研究所主要研究开发治疗肝炎、不孕不育、前列腺、胆肾结石、中医内科、骨科、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民间中医疗法和药方,并种植中草药。更重要的是这27名民间医生可以“为社会提供一定的中医药服务”,这就是邓思达的远见和大度,他不怕别人抢饭碗,也不怕别人同他竞争。
研究所在跨马村,每天开门时间为中午12点到下午4点半,开始时,每天有20—30个患者找上门购卖中草药服用。酒香不怕巷子深,尽管跨马村离县城有4公里路,但研究所的中草药疗效好,很多本县和外地患者慕名而来。求医问药的人逐渐增加,多的时候每天有上百人。患者多,对医生来说是好事,可是,邓思达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每天累得筋疲力尽,他仍然耐心接待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满意而归。
邓思达研制中草药不是单纯赚钱,而是治病救人,农民每付中草药收费1元,服用15天的量收费5元。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学生患者免费……很多人都说收费太低了,他想,患者中有很多都是穷人,尤其是农民,有些疾病服用三次五次药不一定会全愈,时间长了经济负担重。在收费上,邓思达总是为患者着想,像这样的民间医生中国能有多少?当然,城镇和富裕患者相对收费高一点,但每付中草药不超过30元。
本县教师王永成写了一篇文章《记一位治病救人的好医生》载:一天找邓思达医生看病,看到一位患者取了药,他说:收3元。患者惊讶地说:医生收少了吧?邓医生平和地说:就收3元。在当今这个经济时代,特别是进医院看病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2009年我到省中医院为妻子看病,挂号费35元。还有些私人医生,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开口就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付药。像这样不追求金钱,诚心为患者治病的邓医生,实在难得啊……
思达中医药研究所起步那些年,邓思达过着十分节俭的生活,但他却毅然给研究所捐资6000元,给玉溪市民族医药文化研究协会澄江分会捐资60000元,研究所日常运转的开支,民间医生开会,研究所印刷刊物,都是邓思达自掏腰包。他的经济并不宽裕,但为了中医药事业,他慷慨大方。
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很快就见到成效,尤其治疗不孕不育症,效果较为理想。如小西城马镭勇、张雯夫妇不会生育,2013年7月经省级医院试管婴儿治疗失败后,找到邓思达,要求对他们进行治疗,盼望有自己的宝宝……邓思达利用近两年研究的新成果,用中草药对症进行治疗,仅两个月的时间,女方就怀孕了,于2014年6月产下一个健康女婴。他们夫妇多次上门,对研究所和邓医生感激不尽……
有一天,澄江退休职工张建林来找邓医生看病,正好碰见一对夫妇抱着娃娃来谢恩,是邓医生治好他们的不孕不育症……张建林当即为夫妇俩和邓医生照了两张合影。
有一天,邓思达的一位朋友路过研究所,就进去看他,正好来了一对不会生孩子的夫妇,曾去大医检查化验,都说没有问题,但就是怀不上,找不到原因。邓医生给双方号了脉说,你们两个身体和生育功能都没有问题。女方疑惑地问,我们结婚多年,为什么怀不上。邓医生说,原因很简单,男方电脑手机幅射严重,影响精子质量。女方说,他整天整夜玩电脑玩手机。邓医生说,把玩电脑玩手机的坏习惯断了,半年内肯定能怀上。夫妻双方谢过邓医生,问给多少钱?邓医生说,不收钱。半年后,这位朋友去问邓思达,那家夫妇怀上了没有。邓思达打开微信,让朋友看了女方发来的信息,感谢邓医生指点,没有花钱,就已经怀孕了……朋友惊叹不已。
澄江凤山小学退休的副校长鲁永琼,一次同学聚餐带着一个四五岁小女孩,她说,我这个外孙女是邓思达给的。同学们不解。鲁永琼解释说,我的儿子结婚多年不会生娃娃,跑了很多大医院,一直没有效果。后来找到邓思达,他开了三付中药服用后,我儿子为我生得这个孙子。
在治疗其他疾病方面,邓思达也有独到之处。市政协退休干部张墅,2018年体检查出尿蛋白一个加号。市人民医院的朋友领着他找了一位专家,按专家开的药方服药,两个月后尿蛋白变成三个加号。再找专家,专家说,是肾功的问题,去省城医院看看,不要拖,抓紧治疗。张墅找到邓思达,邓医生说先去化验肾功能。张墅去市医院作了化验,邓思迖看到化验单后打包票说,两付中药保证治好。张墅服用邓医生两付中药后,去化验,尿蛋白没有了。邓医生还说出原因,是右肾囊肿造成的。不久,张墅对朋友杨云生﹙原市中医医院医务科主任﹚谈了这件事,杨医生感到十分惊奇。他说,一般的医院,一年时间也难把尿蛋白三个加号消除,要重新认识邓思达。
邓思达成功的秘诀就是善于总结。2015年,他把前些年写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寄出的10篇中医学论文找出来,进行严格认真地修改。之后把修改过的论文投到相关的医学刊物。结果,10篇论文,除一篇退稿外,其余全部被采用,并有四篇获优秀论文奖。
2016年8月,《中医科学杂志》﹙北京中医大学主办﹚,刊载了邓思达的论文《从中医药学提出第二张元素周期表》,过了两个月,又刊载了邓思达的论文《初步认识中医学中相关物质波动性的简单方程》,并且编排在此栏目的第一篇。试问,玉溪市辖区内中医院的医生,能连续在《中医科学杂志》上发表两篇论文吗?民间医生邓思达就能。此后,邓思达常有论文在省级国家级中医学杂志上发表。
邓思达的论文在中国著名的中医杂志上刊载,从而使他的研究成果公开地走向了社会,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一些资助。
在邓思达的倡导下,研究所编印了《奋斗者之歌》,共22篇文章,介绍本所14位成员和社会上4人的奋斗人生。之后,根据研究所和澄江民族民间中医药协会的成果,又编印了《澄江民族民间中医文化研究》,共50篇文章。其中会员研究成果21篇,会员学术论文13篇,会员经验总结9篇,会员生活感语7篇。2020年和2021年,编印了两册彩页《澄江中草药》,收录澄江现今还能找的中草药1200多种。此书一出版,反响很大,有人在网发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玉溪市民族民间中医文化研究会要了很多本,发到所属各县区分会。澄江档案馆、澄江图书馆、玉溪市图书馆进行收藏。澄江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说,这两本书最有收藏价值。
研究所建立了一个“祖传秘方中医群”,滇中地区160多名中医医生、民间中草药医生、中草药爱好者加入此群,经常在群里讨论中草药、患者病例、心得体会,加强了各地之间的交流与勾通,并且群友之间经常往来,相互学习借鉴,加深了友谊。
2012年10月,经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邓思达获中医副主任医师技术职称。2016年10月思达参加省级考试,取“中医乡村医生一技之长执业证”,2019年12月,邓思达参加省考,获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资格证”,他在城里商业文化街开办“邓思达中医诊所”,结束了天天跑乡下的历史。
四、口碑就是人心
邓思达细心地观察着每一位患者,人们也在多方面地观察着邓思达的一言一行,他留给同行和患者的印象太深刻了,民间的口碑很好。
2013省老科协安排云南退休的中医专家到澄江义诊,澄江老科协接待,请邓思达去陪同。专家听说邓思达精通脉理,当即有三位专中医专家叫邓思达为他们号脉,验证邓思达的能力。邓思达为他们号脉后,说出了各人的身体情况,专家很惊讶,有一个人竖起大母指。过后,专家对澄江老科协的人说,邓思达的脉理在云南是最强的,想不到县份上还有这样的中医?人才难得,他是哪个中医药大学毕业的……
昆明民间医生李福说:自古英雄多磨难,邓思达老师能把民族民间医生集聚在一起,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是中医、民族医、民间医学习的楷模……
澄江民间医生王坤说:邓医生的人品、医德、医术都是很优秀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澄江民间医生孙富说:邓医生医术高明,对同行很谦虚,对患者很热情,我们很喜欢他,这样的人真是少有。
澄江右所卫生院的医生袁尚希说:邓医生各方面都优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值得崇敬、尊敬……他无私奉献,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帮人之所难,善言善语,常行善事……他行医济世,医治好很多难治之症,患者亲自上门感谢的例子比比皆是……他医术闻名远传,很多外地患者不远千里来求医……
澄江民间医生屈继华说:邓医生是我成都中医药大学进修班优秀学员,学习中医药理论有深度有广度,尤其是用易经研究脉学有很高的造诣,实践经验丰富。老邓是中医药人学习的榜样。
秦皇岛有个叫研芝的女医生,听她一位久治不愈的患者电话说,澄江邓思达医术高超,已经治好自己多年的顽疾。研芝就来到澄江,想亲眼看看这位医生有多高明?正好研芝肚子有老毛病,请邓医生看看。喝了邓思达一碗药,多年的老毛病就神奇地好了。研芝给“祖传秘方中医群”发了一则信息说:我感叹邓老前辈高超的医术,有如华佗在世,虽然我认识他的时间不长,但他老人家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和蔼可亲的面容和耐心细致的解答不烦不燥,当今社会能有这么高的精湛医术,又这么和蔼可亲的医生不多了。造福一方百姓,邓师是我们所有医者的榜样。
昆明中药饮片厂的满弟说:我见过邓医生两次面,觉得他很慈祥,很和蔼,很热爱生活,也很热爱中医……邓医生用生命传承中医,我为邓医生点赞!
昆明一位健康管理师世丽华说:从第一次见到邓医生就觉得“很靠谱”,在交谈中,邓医生和蔼可亲,对患者望闻问切做到极至,看到他就看到了希望……如果中国多一点这么好的医生,那将是中国人一大笔财富。
昆明寻甸羊街收费站朱培云说:邓医生不仅用双手治愈了无数病患,更用心灵温暖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的善良和坚韧,对老弱学生少收或不收费,让我深感“医者仁心”,不只是说说,这不仅是医术,更是一份对生命的敬畏和爱护。每当我看到他为患者诊治那专注的眼神,听到他不厌其烦地解答患者的疑问,我都能感受到他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他是我人生中最敬佩的人之一,他的医德和医术将永远铭记在我中心。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