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帖》为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
东晋王羲之,字逸少,山东临沂人,书法精楷、行、草各体,自成一家,有“书圣”之称,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十七帖》为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已失传,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内容为王羲之的29件书信,其中的一些帖有墨迹传世,如《远宦帖》《游目帖》等。作为一部汇帖,唐代后一直为人们研习草书的经典范本,地位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该帖用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风格中和典雅,没有狂怪习气,透露出一种中正平和的气韵。王羲之草书在师法张芝以及东晋以前其他书法家的基础上,将汉魏朴质书风创新为秀美的今草,并确立了一个基本的标准,使今草与章草的界限变得分明,今草结构随笔势而变,自由灵活,充分体现草书“删难省繁,损复为单”的书风特征,同时提高了书写的速度并增添了书写的艺术性。
羿耿庵临写的《十七帖》
临创心得:
1、草书有章草、今草之别,今草又分小草和大草(大草的进一步延伸为狂草,二者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学习草书宜从小草入手。小草的草法相对大草、狂草变化较小,也更规范,《十七帖》属小草,点画细致、提按明显,草法中减省点画的特点较为规范,适合初学草书者快速而有法度的草法训练。
2、《十七帖》用笔上起笔和收笔均为露锋,露起露收能使笔势相连,笔画之间更加有呼应。许多字注重意连,讲究笔势上的关联,上字的收笔与下字的起笔形断意连,在上下字的连贯上,多以“暗势”出现,通过“笔势”的相连,偶然也有两字相连。连带笔画有起伏变化,临创时要注意笔锋方向的转换;少数字有大弧度的连笔,形成了圆形字态,这样的字更要注意线条的起伏变化;书写速度不要太快,速度快则容易画圆圈,相对熟练后可以加快速度,快中有慢,这样能使线条更有节奏感和笔势。
3、该帖结构以中正、平和为主要特色,单字内部连贯,整体以“端正”为主,没有大起大落的变化,例“数、里”等字,都是紧凑中正的造型。中正只是相对概念,并非完全平正,如“常”字上面稍正,下面取斜势;“秦”字中间部位左右摆动;“度”字上面比较端正,下面左右开张。还有些字左右两部分都有向外伸展的姿态,通过连笔,将两者连在—起,如“杨”字左小右大,互相关照;“理”字左边上宽下窄,右边则相反;“龙、雄”等字是左长右短或左重右轻,形成以大领小的布局,这是它们的统一性。但每个字的处理方法又不尽相同,显示了王羲之处理字形的高超技巧。因其草法从章草变化而来,字形以扁平为主,横势较明显,帖中单字较多,但内在呼应较为明显,通过穿插、避让、平衡、关照,使结构有楷书之严谨又具自然流美。此外,该帖结体收放有度,有些字是上放下收,有些字通过局部的收缩,使字形显得很紧凑。如“时”字左边的“日”部显得很紧,“避”字中间部分笔画很轻,在视觉上造成了有缩放的格局;另外,虚实开阖、以侧取势等都是该帖的结构特征。
4、章法是指作品的谋篇布局,是集点、线成字以及集字成行、列行成篇的最终结果。该帖章法上行与行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行轴线整体多以直行为主,局部会出现左右摇摆,但并不突出。行间布局上,呈现朴素的“行距大于字距”的特征,左右之间的意态相互顾盼,由于每一行字形的大小、宽窄、正侧都不同,所以放到一起非常和谐,加上一些牵连的组合,使章法更显灵活,这种集字成行的方法不像后来的狂草书法那样,依靠字与字之间的牵连来增强整体效果,而是通过字形的大小、单字姿态的斜正搭配、笔画的粗细变化使其通篇贯气。
5、该帖存在刻本的客观不足,行气没有墨迹那样流畅,临习时要注意善于用锋,充分发挥毛笔锋颖的灵便,落笔和运笔要果断大方,使笔到意到,还可以借鉴王羲之流传下来的许多草书墨迹,穿插临习一些王羲之尺牍或同期的魏晋名家墨迹,墨迹可以看到笔锋的起、转、收等用笔上的变化。
6、草书作品讲究整体线条的节奏感,节奏感源于字形的大小、轻重的变化,也与线条的墨色变化紧密相联,讲究墨色的浓淡和枯润的变化,用墨以湿为主不过燥,初学者可以参照历代草书大家作品的墨迹,领会草书用墨的奥妙。
7、在临习和创作时还需要注意:一是草书是符号书法,有时一个符号可以代替一个字或偏旁,以使书写简便,收到一种抽象的艺术效果,简便决不是随意的潦草书写,须符合草法;二是草书讲究线条变化,直中有曲有圆,切忌一味的缠绕,避免线条油滑;三是草书笔画相对较轻,但不能一味的轻,要轻中有重;四是草书的转笔要多于折笔,转显圆,圆则增加灵动,折显方,方显示方正,要转中寓折,方圆并重;五是前一笔画与后一笔画之间提、按适度,形成牵丝,前后呼应,笔画要有虚实对比;我用吸水性较强的生宣临写的《十七帖》,有一定的墨色变化,也较好地体现了《十七帖》的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