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厨房旧事——从罐装液化气到管道天然气

2019-12-23 17:03:22    东方头条

藕煤比之散煤,确实方便快捷了不少,灰尘也少得多,但还是有诸多不便之处。

首先,藕煤“发火”(生火)比散煤容易,燃起来也快些,但还是比较费时,因而不管是“发火”,还是“开火”(打开炉门),又或是更换煤饼,等火燃上来都需要一段时间,这就使它的应急能力受到限制。

其次,藕煤还是会产生煤灰,影响卫生。

藕煤还有个很大的弊病,就是不好储存。20世纪60到70年代,老百姓居住条件普遍有限,找地方存放藕煤是一件十分令人头疼的事。不少人没办法,只好把煤饼放在床下,取用不方便,又不卫生。后来住房稍微宽敞些了,也有放在阳台上的。煤饼是圆形的,成垛码放时,会有较大的空隙,便于老鼠躲藏甚至做窝,笔者家就曾不止一次半夜起来掀开床板打老鼠。

这许多弊病靠“煤”本身的改进是难以消除的,于是,在相关条件具备后,一种新型燃料就应运而生,并逐步取藕煤而代之了,这便是罐装液化石油气(以下简称液化气)。

笔者最初见到液化气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不久后的1980年,笔者的父母也得风气之先,用上了这种新燃料。

液化气最开始是非常“小众”的燃料,获得供应指标殊为不易。盛装液化气的容器是一种特制的钢罐,顶部有一角阀,是控制罐内液体流出的阀门。为保安全起见,最初规定使用液化气者须有可以上锁的独立厨房,但这一条件在住房相当紧张的当时实难达到。

不过国人从来不乏“变通”的智慧。笔者就曾见有人在公共走廊上用木板隔出一小块空间,然后装门上锁,以此聊充“厨房”。更多的人则采用更为简便的措施加以应对。如有的专制一木盒,倒扣于角阀处,再将木盒锁在气罐的提手上。有的更简单,直接用一专门器具锁住角阀。

每当一罐气用完,就要带上空罐到液化气供应站去,在那里交还空罐并交钱后,换回一个装满液体的罐子。记得用户不多时,液化气供应还是相对充足的,后来随着用户的增加,供应就慢慢地紧张了起来,换气时常常要排长队。

满装的气罐有数十斤重,要把它从液化气站运回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的人们用得最多的是两种方式:一是做一个铁钩子,把气罐挂在自行车后面的架子上;二是设计了一种车子,专门用来搬运气罐。气罐运回住地后要进家门,如果是住一楼还好办,如果是住楼上,就要多费些气力了。

笔者的父母那时住四楼,换气时要是妹夫在家,那问题不大,他力气过人,可以双手将几十斤重的罐子举过头顶,一口气登上70多级台阶,直接送进四楼厨房。要是换了别人就麻烦多了,得两人抬着气罐,一层一层,吭哧吭哧地往上挪;或者是用专制的拖车,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往上拖。

因为这些不便,后来有些液化气站就推出了送气上门服务,例如曾经位于又一村的长沙市共青团供气站就有这项服务。

液化气所用灶具原来很简单,只有大小相同的两个灶口,分别由两个按钮开关控制燃气,点火时要先划着火柴,凑近灶口,然后打开开关,放出燃气,点燃灶具。后来市面上出售一种点火装置,可以装在燃气灶上,“开火”时一手转动燃气开关,一手按下点火按钮,位于灶口的点火器冒出火花,就可以把火点着。再往后又有了更新的燃气灶:灶口一大一小,便于使用者按需选择;灶具开关集放气、点火于一体,无须再用双手操作。

与烧煤相比,用液化气可谓革命性的变化:烹饪时再也不必花时间等火燃起,打开火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烹饪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节火力大小;省去了烧煤的种种劳苦麻烦;避免了煤灰及“发火”时烟尘的困扰……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液化气用户的身份也开始“多元化”:原来只有国家指标的一种,后来又增加了自筹气源的一种,不过两种不同身份的用户从供气本的颜色上就可以看出来,记得前者是蓝色,后者是红色。也有些较大的单位有了自筹气源后,就在单位内部自设供气站,以便职工就近换气。笔者1984年到一新单位工作后,就由单位分配给了气罐和灶具,一直使用到2005年安装管道天然气。

液化气虽然比起烧煤来确实优点多多,但也还是有不能尽如人意之处。除了上文说过的换气的劳累和麻烦外,最大的困扰还在于一罐气不知什么时候用完,有时正在用火,突然没气了,就得停下烹饪,先去气站换气。如果遇上逢年过节或家有客人,就更为尴尬了。

记得有个相声中有这么一段:大年初一,一老爷子液化气用完了,正拖着气罐去换气,迎面碰上邻居一不会说话的小伙子,开口就是:“大爷,您没气了?”后来有些人就设法弄两个罐子,将一罐气在旁边备着,不过这样做安全隐患太大,一旦出事,得不偿失,还会祸及他人。

进入本世纪,形势又有新的发展,管道天然气开始走进普通居民家中。这种新的燃气和供气方式避免了罐装液化气的诸多不便,很快在全市普及开来。一段时间以来,凡新建的楼盘,“通气”已是标配;许多老旧小区,凡具备条件的也用上了管道气。笔者家十几年前初装管道气时,曾交了一笔不菲的开通费,如今因为管网已基本成型,新开通户都不再需要交这笔钱了。

在液化气和管道天然气之间,长沙人还有一段使用煤制气的过程,但那个过程只涉及到部分居民,这里就不细说了。

社区里的燃气管道

今天,长沙人的能源使用,已经进入多元组合的阶段,无论厨房烹饪还是居室取暖,多数家庭其实是气、电并用的。既有燃气灶、又有电饭煲,既有燃气热水器、又有电热水器,既有传统烧水壶、又有电热水壶的家庭非常普遍,甚至既有空调、又有地暖的家庭也不在少数,有的家庭还有电炒锅、电磁炉等。

站在这样的时间点上来回忆当年烧散煤、烧藕煤的岁月,未必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社会不断发展,人类永在向前。如今的生活水平与几十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一不能忘记当年的生活,二不能忘记这几十年来尤其是近四十年来的发展,三不能失去前瞻的目光、停下前行的脚步。

即以能源而言,当今所用管道天然气已达当年所不可想象的高度,但它并非没有缺点,并非再不需要改进。现在人类认识水平所能描绘的最美好的能源开发蓝图是利用海水进行可控核聚变发电,我们期待着。

文/自温凉居,长沙生活集投稿作品。感谢作者的创作,为我们留下这些美好的生活记录!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关于长沙生活的各个方面题材稿件都行),我们一起记录长沙生活!投稿请加微信号:ms96218,或发送到邮箱:changshashj@qq.com。

相关热词搜索:长沙 旧事 液化气 天然气 管道

上一篇:吹风机也会吹出危险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