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可爱的小宝宝时,你是否曾产生过一丝冲动,想要扑过去尽情揉捏他的脸。明明是喜爱得不得了,为何会有“破坏”的冲动?
看到可爱的事物产生蹂躏的冲动,是绝大多数人的本能。美国科尔盖特大学的瑞贝卡·迪尔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研究人员招募了100名参与者,给他们看各种小动物的照片,其中有可爱的、搞笑的和严肃的,并同时给参与者提供了泡沫包装袋。结果发现,观看可爱动物照片时,人们挤爆的泡泡最多。研究者认为,挤爆泡泡的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参与者看到可爱动物时想蹂躏的冲动程度。也有心理学家将这种想蹂躏可爱事物的行为,命名为“可爱侵略”。
为什么会这样?有心理学家提出,这可能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家凯瑟琳·斯达罗普斯在研究可爱侵略的大脑机制时发现,给参与者观看图片时,图片上的角色越可爱,参与者大脑中与情绪有关的区域就越活跃,同时,侵略性也越强。心理学家推测,想侵略可爱的事物,似乎是理性快要被汹涌的积极情绪淹没时,产生的非自发反应,目的是防止太过强烈的单一情绪使大脑过载,所以用相反的情绪让自己从无法自拔的沉迷中脱离出来,回归理智。
蹂躏可爱的事物,也是好奇心和喜爱的表达。对喜爱的东西感到好奇并想充分探索,是人类的本能。回想一下小时候,当拿到最心爱的玩具时我们会做什么?仔仔细细地查看并且各种摆弄,试图探索和理解其中的每一个部分。很多时候,在探索的过程中,最心爱的玩具就被我们莫名其妙弄坏了。然后我们才知道这样的探索和好奇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而当可爱的小孩、小动物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对喜爱之物好奇及探索之心又被唤醒,于是就会开始揉捏、紧紧拥抱甚至用脸去蹭。
此外,蹂躏冲动能让我们学习妥善照顾。可爱的小孩作为弱者,通常需要我们妥帖的照顾,而有时当我们情绪失控或者顾及不到时,可能会无意间对对方造成巨大伤害。出于善意的蹂躏会让我们反复地用身体记住,这样的孩子可以承受多大的力气,我们需要如何小心地来掌握对待他们的力度。这在提醒我们,小可爱们是非常脆弱且容易被破坏的,所以要小心,不能过于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