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增40%

2019-12-20 10:14:43    人民网

今年6月15日,本市启动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昨天,市卫健委和市医保局介绍了改革半年成效。改革启动以来,患者门急诊次均费用、出院例均费用中,医用耗材和检验所占比例下降,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增长40%。

费用增幅15年来最低

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以来,医药费用年增幅控制在8%左右。今年6月实施医耗联动综合改革以来,医药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6.2%,增长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提高,门急诊次均费用、出院例均费用分别增长0.9%和2.6%(未扣除物价变化因素),费用增幅为近15年来最低,门诊和出院患者费用中医用耗材和检验所占比例下降。取消耗材加成后,参加医改的医疗机构已节省费用11亿元。此前,本市与河北、天津共同启动“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涉及心内血管支架、心脏起搏器等六大类产品,通过联合采购,六大类耗材价格平均下降15%,一年可节省耗材费用5.5亿元。

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改革之后,各类参保人员医药费用结算报销正常平稳,执行和保障情况良好。患者次均治疗费用基本持平。从城镇职工医保监测数据看,改革后门诊次均费用呈下降趋势,同比降低2.2%;住院例均费用基本持平,同比增长0.7%。综合改革政策措施协同发力,保证了6000余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没有明显增加患者个人费用负担。

四成患者首选基层医疗机构

此次医改,全市共有3700所医疗机构参与其中。改革半年来,门急诊量超1亿人次,较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前增2.1%。越来越多患者选择去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就诊。市卫健委统计显示,医改启动后,一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增40.4%,二级医院诊疗量增3.3%,三级医院诊疗量降5.4%。预计今年基层诊疗量比去年净增700万人次以上。

住院服务则向三级医院集中,三级医院出院人次较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前同期增16.8%,二级医院增4.7%,一级医院基本保持不变。

市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94.4%的受访市民支持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满意率达84.9%,77.8%的受访市民认为负担减轻,感受到耗材检查费用下降的市民达78.2%,88%的市民表示医疗服务得到了改善,97.3%的市民认为费用能够承担。在就诊医疗机构意愿方面,42.4%的患者选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就诊,选三级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为39%。

三级医院预约精确至30分钟

医改之后,本市实施了改善医疗服务和加强综合监管“双百日行动”,注重医疗服务细节,提升患者感受。目前,全市已有80余家三级医院分时段预约精确到30分钟;近90家三级医院的门急诊缴费可使用移动支付,70余家三级医院住院缴费可使用移动支付,60余家三级医院实现了检验结果的线上推送,50余家三级医院实现了检查结果的线上推送,50余家三级医院取消了本院自制就诊卡,近60家三级医院实现了身份证直接挂号,80余家三级医院实现了医保卡直接挂号。

预约无痛胃肠镜等候时间长一直被患者“诟病”。医改以来,无痛胃肠镜检查预约周期明显缩短,全市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的67家三级医院中,有17家医院压缩患者等候时间超30%;开展核磁共振检查的三级医院平均预约时间压缩到7天。此外,目前全市已有16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线上检验检查结果查询,有3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线上多种支付服务。

新闻链接

市卫健委联手本报向市民征集意见

即日起,市卫生健康委联手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向市民征集卫生健康服务方面的意见建议,以进一步优化服务。未来一周,热心市民可将意见建议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gzcxwxc@163.com;或邮寄至北京市枣林前街70号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公众权益保障处收(邮编100053)。电子邮件标题或信封上请标明“建言征集”。参与意见征集的市民请提供真实姓名及电话。

市卫健委表示,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市民建议,将纳入明年全市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重点工作任务,热心市民有望参与未来全市卫生健康公共政策的研究制定。(记者 贾晓宏)

相关热词搜索:医疗机构 诊疗 北京 基层

上一篇: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主题推进活动在河北举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