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民歌的故事中,蕴含着我们永远的“传家宝”

2019-11-19 10:12:27    东方头条

战火纷飞的年代早已远去,但歌里的故事、歌里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珍藏。因为这其中蕴含着我们永远的“传家宝”。请关注《解放军报》的报道——

永远的“传家宝”

■中国军网记者 冯 霞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被一首连歌词都听不太懂的民歌所吸引。

前段时间,我跟随“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来到江西赣州。这是我第一次踏上这片红色热土。一路上有太多历史要讲,有太多故事要听。而这首歌,就在这一段段历史故事中,被反复吟唱。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

这首民歌,名叫《苏区干部好作风》。没有人知道这首歌到底创作于哪年哪月,只知道,在红军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之前,这首婉转动听的民歌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流传。而80多年后,这首“老歌”依然是这片土地上的“流行歌曲”。

“90后”的我,对于红军的认识,来自于历史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来自长辈口中遥远的故事,来自于影视作品中的一个个画面。这首民歌里的故事,让我对红军历史又多了一种灵动的认识方式。

时间倒回到1933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疯狂的敌人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残酷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意图不让“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落入共产党手中。

站在宁都的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看着一件件文物和一张张照片,我努力想象着那时的艰难困境。纪念馆馆藏室研究员夏邦鑫,遇见过许多像我一样的参观者,他说:“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出那时的情况有多难。”

当时,中央苏区境内不产盐,食盐主要依靠外界运送。敌人数年的封锁,让军民备受煎熬。许多官兵和群众因长期缺盐而身体浮肿,受伤的官兵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

盐,成了苏区最稀缺的物资。

苏维埃政府为省下食盐给群众,要求工作人员每人每月供应旧秤4两食盐。毛泽东以身作则,坚持执行最低食盐定量标准。有一次,前方红军部队想方设法给苏区中央机关送来两担盐,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却将这两担盐全部送给了中央红色医院。

因为缺盐,周恩来的身体虚弱,警卫员看着心疼,偷偷在他的饭菜里放了盐,尝出咸味的周恩来严肃批评了警卫员。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这样的同甘共苦,让我想到那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对于身处苏区的他们来说,几粒盐巴,意味着他们是否可以冲锋陷阵,甚至可能意味着他们是否可以健康地活下去。

苏区群众将这件“小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唱在歌里。他们也纷纷将自家省下来的盐和食物送给红军。

时过境迁。当地群众已经过上美好的生活,似乎谁都不会再强调这一味日常调味料的重要性。但在宁都,一道别致的菜肴——无盐汤,让这一份军民鱼水情随着历史的红飘带传到了现在。

在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内,一个早已泛黄的布袋子引人注意。讲解员小刘介绍,这是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李富春用过的米袋子——每次下乡工作时,李富春的米袋子里,正面装着文件,背面装着饭勺子,里面是生米和辣椒干。中午吃饭时,李富春就把米放进老乡家的大锅,就着辣椒干解决自己的午餐。

“他自备干粮,只是不想给百姓添麻烦……”讲解员小刘说。

这不就是歌中那句“自带干粮去办公”的真实写照吗?一碗饭,或许微不足道。但军与民之间的情感,正是在这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积攒起来的。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朴实情感,也是一股强大的精神源泉。

这样的精神源泉还藏在那一口口井中。

还记得那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吗?这次采访,我亲眼看到了课文中的那口“红井”。它位于江西瑞金沙洲坝。我原以为井已干涸,可探身一看,竟从井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江西瑞金红井革命旧址群的讲解员一脸自豪地说:“这口红井,一直被当地百姓精心维护着。几十年来,井水从未干涸。”

木桶一沉,水花四溅。舀一瓢井水送到嘴边,咂一口,有点甜!

1933年春天,毛主席发现乡亲们吃水用水极为困难,便带着军民选址挖井。经过十几天的奋战,水井挖成了,沙洲坝人民终于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当地群众当年立下的石碑,今天仍保存完好,石碑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14个大字依旧清晰。

事实上,不仅是在沙洲坝有著名的“红井”,在赣南许许多多曾经吃水不便的山村里,都有红军当年为百姓修建的水井。百姓在井边认识了红军,也记住了中国共产党。

再次哼唱《苏区干部好作风》这首歌,我记住的已不仅仅是它的旋律,歌中蕴藏的这一段段故事,也随着音符流淌进了我的心里。

战火纷飞的年代早已远去,但歌里的故事、歌里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珍藏。因为这其中蕴含着我们永远的“传家宝”。

相关热词搜索:传家宝 一首 民歌 蕴含 事中

上一篇:来莫斯科就对了!普京支招特朗普2020大选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