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军校教员,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备课讲课,主要活动场所就在办公室或课堂上。和平时期,没有亲身经历过枪林弹雨,也很少经历风吹日晒,但是,当我面对那些来自基层一线的部队学员时,还是从他们曾经风餐露宿的脸上,读出了那份保卫国家、服务人民、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爱国报国,军人选择以苦为荣
■鲍永娟
作为一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军校教员,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备课讲课,主要活动场所就在办公室或课堂上。和平时期,没有亲身经历过枪林弹雨,也很少经历风吹日晒,但是,当我面对那些来自基层一线的部队学员时,还是从他们曾经风餐露宿的脸上,读出了那份保卫国家、服务人民、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风貌向世人展示的是革命军人所特有的以苦为乐、以苦为荣本色。无论是荒无人烟的险山孤岛,还是飞沙走石的戈壁边疆,只要是祖国需要的地方,都有他们坚毅的身影。
不叫苦、不诉苦,不代表不辛苦。艰苦的军旅生活正如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笔下所言:“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当有人为这种艰苦寂寞唏嘘感叹时,许多豪情满怀的有志军人却对此一笑置之。真正的铁血军人不会逢人便诉说这种艰苦,只会从这种艰苦中品咂出守望万家灯火、守护国泰民安的丝丝甘甜与阵阵幸福。的确,在他们眼里,与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相比,与人民群众的安宁和幸福相比,这些苦是如此渺小,不值一提。但是,官兵们捍卫一寸寸疆土固若金汤、守护一趟趟航班安全往返、戍守一座座海岛不受侵犯的那种自豪与喜悦,却是乐意与人分享的。也许有人会说,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苦一点、累一点义不容辞。但是,以苦为乐、以苦为荣,需要高昂激越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博大浑厚的家国情怀作支撑。
不追求、不艳羡,不代表不需要。军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儿女情长。但军人更有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境界觉悟,那就是恪尽职守、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以苦为乐、以苦为荣,而决不以安逸享乐为人生追求。军旅生涯中难免会遇到许多残酷的选择:“你退后,让我来!”扫雷英雄义无反顾的选择谁能理解?“儿子,我不是你的‘叔叔’!”边防军人“一家不圆万家圆”的坚毅值守谁能体会?然而,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艰苦的岗位上苦中作乐、在艰巨的任务中铸就荣光,彰显了军人心有大我、豪气盈天的家国情怀。
当代中国,正是因为有“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这样为了国家利益勇于牺牲自己的革命军人,正是因为有“时代楷模”张富清、“钢铁战士”麦贤得这样能够拒绝诱惑、守住清贫,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革命军人,强国强军的梦想才能不断向前推进。和平时期虽无战事,但面对与日俱增的风险挑战,面对履行职责使命的历史重任,广大官兵更需要有不怕吃苦、以苦为荣的情怀担当,全力锤炼打赢制胜的过硬本领。
我既是一名教员,更是一名军人;三尺讲台既是我的岗位,更是我的战位。自古以来,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无数爱国志士通过文字来抒发传播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情怀,所发挥的作用不亚于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杀敌卫边。政治工作作为我军的生命线,一刻也不能缺少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特别是当看到有的青年学员表现出意志消沉、迷茫徘徊的精神状态需要及时疏导时,我更加感到自己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所以,立足三尺讲台,帮助青年学员把理想信念牢固立起来,真正做到忠诚于党、热爱祖国,培养他们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始终是我不敢有丝毫懈怠的职业追求。
(作者单位: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