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来,史学界一直认为江左五朝是门阀士族政治时期。田余庆先生《东晋门阀政治》一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对士族门阀政治问题作了再探索,认为中外学者习称的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实际上只存在于东晋一朝,此的孙吴不是,后此的南朝也不是。此论确乎发千古之覆,使人们对中古政治史的认识更深刻、更准确了,在史学界、文学研究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有些学者在援引田先生这一观点时,未能审慎辨明,径自认为刘宋政权的建立结束了士族专权的历史,复兴了皇权专制的历史,标志着庶族阶层在政治上的崛起,也标志着士族阶层在政治上的退却,并进而认为庶族文人已成为南朝文学集团中的重要组成部门了。我认为,持此论者首先是误解了田余庆先生的观点。田先生所说的门阀政治实际上是指狭义的门阀政治,即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
南朝庶族文人影视剧照
田先生说门阀政治只存在于东晋一朝主要是指江左几家侨姓门阀士族政治把持朝政、皇室垂拱的政治历史,并未说宋齐梁陈四朝就不是士族政治时期。而且,田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再版序》特别指出:“《自序》中曾说门阀政治即士族政治,正文中也有类似的提法,这个提法易生歧义,再版中删去了。”这说明,在田先生心目中,门阀政治并不完全等同于士族政治。根据我的理解,所谓的“士族政治”,是指以门阀士族为主要社会基础和政治主体的一种政治体制,实相当于广义的门阀政治。而宋齐梁陈四朝,实可当之。首先,宋、齐、梁三朝皇室均出自士族,皆非庶族寒人。刘裕,原籍徐州彭城。曾祖混,渡江侨居晋陵郡丹徒县之京口里,官至武原令(侨县,无实土,寄治武进,属南徐州南彭城郡)祖靖,东安太守;
古城徐州
父翘,郡功曹(《宋书》卷一《武帝本纪上》)刘裕虽说不是高门甲族,但仍然是士族,只不过是次等士族而已赵翼根据《宋书·武帝本纪》、《南史·宋本纪上》上说“(帝)家贫”,“微时躬耕于丹徒”,“尝自新洲伐荻”,“樵渔山泽”,就以为刘裕乃庶族寒人。其实,家世清贫并不一定就不是士族。琅琊王祥“家无宅宇”,死后“家甚贫俭”。北地傅玄,范阳张华,高平郗鉴,皆“少孤贫”,减焘“贫约自立……茅屋蔬食,不改其旧”(《宋书》卷五十五《减焘传》)。然此数人各为其族之祖,并不因家道清贫而仕途阻滞,各能以士族资格,占据政治要津。而且当时高门子弟中亦多清贫之士。如晋周家被藉时,“收得素簏数枚,盛故絮而已,酒五甕,米数石”(《晋书》卷六十九《周凯传》)。
《晋书》
庾冰“及卒,无绢为衾,又室无妾媵,家无私积”(《晋书》卷七十三《庾冰传》)。宋何尚之“家贫……立身简约,车服率素,妻亡不娶,又无姬妾”(《南史》卷三十《何尚之传》)袁粲“饥寒不足……(母)躬事绩纺,以供朝夕”(《宋书》卷八十九《袁粲传》)。但上述诸人,都因出身世族,虽家无余财而坐据高位所以,刘裕家世清贫,并不说明他就不是士族。齐高帝萧道成,同样也是出身士族(《南史》卷一《宋本纪上》),而非庶族寒门。赵翼《廿二史劄记》卷十二“江左世族无功臣”条引《南齐书》卷二《高帝纪》下所载齐高帝临终遗诏中“吾本布衣素族,念不到此”之言,以为兰陵萧氏出于寒门。对此,周一良先生曾撰文考证“素族”一词,纠正赵说。周先生认为,“凡非宗室而是清流者皆可日素族”,“是南朝之素族皆与宗室相对而言”。
南朝之素族
齐高帝遗诏所云“布衣素族”,即指相对于高门甲族而言,兰陵萧氏乃门第较低之士族。周先生此论甚是,唐长孺先生亦撰文支持周说,并进一步指出,“素族”“素门”在东晋南朝是“最一般的用法”,“实即士族的互称,其对宗室或贵公侯而称者实际上也是指士族。”“宋初,道成族人因外戚起家,道成一房始得以军功显达,列于士族”至于萧梁,则因是两朝皇室,且以文义素业传家,故于南朝成为后起的新门甲族。《旧唐书》卷一九九《柳沖传》记柳芳论士族云:“过江则有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则以萧氏和王、谢、袁并列,称之为高门、甲族。
南朝素族人物影视剧照
宋齐梁陈四朝皇室中只有陈氏不是士族。然陈朝享国较短,且世家大族的社会政治地位也未完全丧失,故可称之为“士族政治”的式微期。其次,宋齐梁陈四朝之建立政权及治国施政,也无不倚重士族、优借士族。宋以后虽然已不是“王与马共天下”,世家大族与皇室共安的局面,但四朝之建立同样要依赖士族的支持。四朝在夺取皇位时,都曾有一批亲信谋臣和武将为其出谋划策、冲锋陷阵,而这些人虽不出于第一流高门,但仍属于次门士族。如刘裕之有刘穆之、徐羡之、檀道济、沈林子等;萧道成之有崔祖思、刘善明、王敬则、垣崇祖等;萧衍之有沈约、范云、王茂、曹景宗等。
南朝刘裕画像
而在禅位之势已定之后,新朝同样需要得到一些世家大族的支持,利用其声誉威望,以提高自身的威信,并借此笼络门阀贵族,使之拥戴新朝。齐台初建时,“(褚)渊白太祖,引何曾自魏司徒为晋丞相,求为齐官”(《南齐书》卷三三《褚渊传》)沈约作齐太尉王俭碑云:“唯公深睹兴废,妙识人英,察荣光于河渚,攀龙翼于云汉。”(《艺文类聚》卷四六《齐太尉文宪王公墓志》)为王俭之匡赞萧齐、佐命新朝唱赞歌。萧衍代齐时,傅映则劝袁昂投靠新朝,而袁昂在傅映建言下,遂降梁仕至高位(《梁书》卷二六《傅映传》)。陈朝建立的情况稍特殊些,因为陈霸先崛起于侯景自北方侵入梁朝之大乱之后,侨姓高门及吴姓士族都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故未能得到高门士族的多少支持。然而,又由于陈霸先出自南土寒门,所以他在建陈时也笼络了一些士族子弟。
陈霸先故宫
如刘师知,沛国相人,家世素族。绍泰初,陈霸先入辅政时,以师知为中书舍人,掌诏诰。陈霸先为丞相及加九锡并受禅,其仪注并师知所定(《陈书》卷十六《刘师知传》)。另外如王沖、王通,并琅琊王氏后裔,在陈朝初建之时,皆被委以高位重任(《陈书》卷十七《王沖传》、《王通传》)。吴姓士族子弟如吴兴沈众,系梁特进沈约之孙,颇有文词。绍泰元年,仕梁敬帝为侍中,迁左民尚书。陈霸先受命后,迁中书令,中正如故。而且“高祖以(沈)众州里知名,甚敬重之,赏赐优渥,超于时辈”(《陈书》卷十八《沈众传》)。陈霸先此举,实有为新朝树立威信,笼络士族之意图。
陈武帝故宫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通宋齐梁陈四朝,对待士族政治上、经济上的优遇政策也一直未变,相反地,复进行的“检籍”活动本身就表明了政府对世家大族政治、经济利益的维护。而且,四朝一直实行着“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的入仕制度,入仕之后士族多任清显之职,庶族寒门则多只能担当浊官所以,虽然我们不能说宋齐梁陈四朝仍是门阀世族与皇室平分天下、甚至凌驾皇权之上的门阀专制政治,但是仍可称之为士族政治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