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黑、造谣、举报,明代皇帝的“特务”锦衣卫

2020-01-03 10:39:25    东方头条

明朝主要的情报机构包括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武宗时期还一度设有内行厂。明朝皇帝听信官场里的抹黑、谣言、匿名举报,遣厂卫执行特殊任务以巩固皇权,屡见不鲜。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罢中书省,将实行宰相制度废除,从此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明代还以重法待大臣,设特务机构以监控挟持内外,《明史.刑法志》载:“刑法有创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是数者,杀人致惨,而不丽于法。踵而行之,至末造而极。举朝野命,一听之武夫、宦竖之手,良可叹也"。

明代历代皇帝之所以重用东西厂、锦衣卫等机关,除了看重他们巡查缉捕的能力外,皇帝可说是依靠他们侦查各地动向,进而主动、积极掌控消息,以此预防有任何危及朝廷的事情发生。

曾被瓦剌俘虏、放回,之后被明代宗软禁的明英宗,于景泰七年(1456年)发动“夺门之变"顺利复位。《国朝宪章类编》曾载:

可见英宗在这场政变的过程中获得不少锦衣卫的协助,并深知握有讯息等同于掌有权力的先机,从此重用锦衣卫。而锦衣卫在英宗的纵容下“建遣官校分行中外,缉访事情,搜求幽隐,索取货贿,内外官僚重足而立,由是诡服诈冒者接迹于途,天下骚然不安"更是引起文臣们的不安与不满。

当时一位被将领石亨诬陷而被贬为广西右参政的官员罗绮,因看不惯英宗宠信宦官,于是雕刻了英宗最为宠信的宦官王振木像示威。《明宪宗实录》载:“河南磁州民奏,广西右参政罗绮先任刑部待郎……告绮云:‘当今又宠宦官,用香木鐖已死太监王振形葬之。’绮闻之微笑因云:‘朝廷失政,徇吉祥、张軏、石亨佼言,降出吾辈。’诏执绮约至京,法司奉诏鞫,依造妖言惑众律斩。上曰:‘罗绮贪利坏法,却怨谤朝廷,与龙约造言惑人,情罪深重,法司其固禁之。’仍命陈所籍绮赃物于文华门前示百官。"

由于罗绮的行为刺及英宗痛处,因此被判重刑。不过此案竟以“依造妖言惑众律"论处,而这是从英宗所倚仗的锦衣卫,接获民众匿名举报的消息而来。无论罗绮是否真的可以 “上达天听”,但只要有心人士向上举报,“妖言罪"都能成立。

明宪宗继位后,群臣纷纷上疏弹劾锦衣卫的罪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随即把英宗时的锦衣卫首领门达论罪问斩,更在御史建言下毁去锦衣卫的狱舍,认为“此非朝廷明刑慎罚之意,故命毁之"。乍看似乎英宗时特务猖獗的时代已经过去,但这只不过是权力更迭之际,文臣们顺水推舟,趁机将失去靠山的旧势力(锦衣卫)顺势拔除罢了。

为了报复,时任内阁首辅、大学士的李贤开始遭到由锦衣卫散布的无数匿名文书攻击,李贤不堪其扰,向新帝上奏请辞:

宪宗只好下旨:“朝廷行事一遵祖宗成法,除奸革弊,悉从公道,不逞之徒不便已私,往往造言生谤,甚至写匿名帖子揭于内府及京城内外,指其姓名,明言伤害,沮挠朝政,败坏风俗,莫此为甚。尔都察院即出榜严加禁约,如有不改前非,仍投匿名文书者,许诸人首出缉挐赴官,皆处以死。首者缉挐者视捉获强盗事例升赏"。匿名文书甚至贴在京城内外人人都能看到的地方,想必已经对李贤造成非常严重的名誉伤害。最后宪宗还为李贤安排卫士,保护他的人身安全。

尽管明宪宗刻意维护首辅,但最后还是走上与前人一样的道路。成化十二年(1476年),道士李子龙因登上紫禁城北的万岁山(今景山公园)观察内宫,被锦衣卫校尉所发现,最后遭正法。宪宗从此疑神疑鬼,认为原有的东厂、锦衣卫失职、到处充满危险,便于成化十三年(1477)令宦官汪直设立西厂,成为他的特务机关,加强监控宫外的臣民动向。

由此可知,斩杀锦衣卫首领不过是皇帝做的顺水人情,后来增设西厂,意味着宪宗在锦衣卫与宦官之间搞的权力平衡,仅仅是为巩固皇权的帝王驭下之术。

相关热词搜索:锦衣卫 抹黑 造谣 特务 明代

上一篇:当作家遇上笔名雷同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