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胡汉融合的服饰

2020-01-03 11:19:34    东方头条

素有“衣冠王国”美誉的中国,服饰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敦煌石窟壁画和彩塑保存了丰富而珍贵的中古时代服饰图像和资料,从北朝至宋元,时代跨越千年。可以说任何一本研究中国服饰史著作的图像资料列举都离不开敦煌石窟。丝绸之路上的服饰画廊

敦煌石窟的服饰文化是一座历史悠久、积淀丰厚、异彩纷呈、绚丽夺目的宝库,但是,由于西域各国、各民族迁徙无常,这里成为历史上民族成分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各国服饰在西域这一东西文化的大熔炉中,都经历了很大的融合和改变。加之各种文字记载的文献十分匮乏,又有东西、古今语言和文字的障碍,以及敦煌壁画多有模糊或残损等等因素,为今天辨别和确定各类人物的服饰带来相当大的困难,留下很多疑问和遗憾。

敦煌石窟的服饰图像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供养人服饰。供养人就是开窟造像的捐资人。莫高窟现存供养人画像9000余身,其服饰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衣着风貌,又能从服饰中看出丝绸之路上各民族交流融合的侧影;

第二类是故事画、经变画、史迹画中世俗人物的服饰,这类壁画的内容涉及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所以比供养人服饰涉及的范围更为广阔,更贴近真实生活。

第三类是佛国人物的服饰。这类服饰来源于生活,又超越了生活。体现出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是现实与丰富的想象力相结合的产物。

我们挑选出敦煌石窟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一些服饰图像,陆续呈现给大家,供感兴趣的朋友们欣赏和参考。

胡汉服饰融合的浪潮:十六国、北朝(公元366—581)

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间,中国处于南北对峙的战乱年代,南方为汉族政权控制,北方则是少数民族政权更迭的地区。敦煌地处西北,自古就是多民族杂居之地。汉代形成以汉族居民为主体的人口结构。在五胡十六国的二百七十多年间,又先后归属诸多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居民成分更加复杂,文化更加多元化。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对敦煌影响很大,从公元366年莫高窟建窟到公元589年北朝结束,敦煌壁画中胡服与汉装并行,汉人以胡服为时尚,胡人又以汉装为潮流,构成了多元文化融合的主旋律。其主要特征如下:

第一,无论是胡族还是汉族官员,正式官服都仿效汉装,流行曲领横颈,宽袍大袖;贵族和文人的服装则追求洒脱不凡的魏晋风度;妇女的服装也仿效江南贵妇,流行曲裾绕襟,飞髾飘动。

第二,西域少数民族服饰所带有的异域风采,潜移默化地丰富了汉族服饰的元素,为隋唐服饰多元化奠定基础。适应游牧民族骑马狩猎的胡服盛行,上自官员、下至士庶均以袴褶为常服。头戴笼冠,腰系蹀躞带,脚穿靴子,无不反映出胡服紧身窄袖,便于骑射的特色。

第三,与当时的中原比较,敦煌壁画中服饰的整体风格,保留了当地的朴实无华的风格。即使王公贵族的服装,也都单色搭配,少有图案花纹。当然,壁画绘制比较简单,也是服饰中少有花纹的原因之一。

贵族长者 北魏 莫高窟第257窟 南壁

孝文帝大力倡导汉服,佛经故事画中的贵族长者头戴合欢帽,着交领宽袖袍服,腰束带,是典型的汉服。

国王与贵族服饰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南壁

西魏是鲜卑族政权。图中国王与信士优婆塞,正对坐交谈。两人均戴笼冠,宽袍大袖随意而舒展,曲领内衣。国王手执麈尾,坐在方褥之上,后有侍从持华盖和羽扇。从服饰到用具不仅完全汉化,而且有南朝魏晋风度,反映北朝上层社会的典型装束倾向。

国王与大臣服饰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南壁

北周是鲜卑族统治。国王头戴通天金博山冠,宽袖袍服,胸前佩假两。其后的大臣戴笼冠,佩假两,垂蔽膝。相师手抱太子,头戴合欢帽,帽后还垂发辫,这是鲜卑族索头的特征。从假两盒披袍看出,北周官服还都保留了一些西北民族的习俗。

国王服饰 北周 莫高窟第290窟 东披

国王头戴合欢帽,着翻领披袍,脚蹬笏头履,垂绶带。

佛、弟子、菩萨服饰 北周 莫高窟第428窟 东壁

佛与两弟子均着僧祗支,外披袈裟,宽衣博带,弟子的袈裟曲裾,镶边饰,是当时贵族和僧人服饰的缩影。两侧的菩萨头戴宝冠,冠下垂带饰,上身袒裸,下着百褶裙,襳褵彩带下垂,是当时妇女流行的裙装。这一时期的服饰多镶边曲裾,以为美饰。

天王服饰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西壁

天王头戴佛冠,上身着皮革制半臂铠甲,有护髀和腿裙,袖口作箭袖状,配铁质裲裆。画师利用色彩和几何图案表现铁甲的皮质、铁质,还用金色显示铠甲的华丽。这种装束应模仿北朝的骑兵。

步兵戎装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南壁

官军的步兵与强盗在激烈战斗。步兵头上为巾子束发的覆髻,着袴褶,腿套胫衣,有缚口。手执弓箭、盾、环刀等武器。步兵在骑兵战争中属于辅助兵力,装备不及骑兵。

骑兵戎装 西魏 莫高窟都285窟 南壁

官军骑兵从将士到战马都有防护装备,战马全身披金属铠甲,骑兵戴兜鍪,着裲裆铠,执长柄鎙,属于军事装备精良的重装骑兵。着红色垂胡袖战袍的是军官。

骑兵铠甲 北周 莫高窟第296窟 南壁

官军的骑兵将士头戴兜鍪,身穿袴褶,并有半臂铠甲,蹬长靿靴。前胸和大腿用绿色和黑色绘画的铠甲,推测应是铁质和皮质制作。

魔将铠甲 北魏 莫高窟第254窟 南壁

魔王和魔将头戴兜鍪,身着横条形甲片追成的筩袖铠,装束的主要特点是上衣与下裙相连,肩部有筩袖,应是模仿北朝的军服。

魔王头戴长护耳兜鍪,上着皮质半臂铠甲,有护髀和腿裙,下着波斯条纹小口裤,足蹬尖头皮鞋,是西域风格的骑兵装束,与高昌回鹘国骑兵铠甲近似。

北魏男子常服 北魏 莫高窟第275窟 北壁

这是莫高窟壁画中最早的供养人群像。二人头裹介帻,穿袴褶,有束腰,领部和袖口镶边。一人赭色袴褶,一人赭色褶,绿色裤,是北魏平民男子的常服。

西魏男子常服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北壁

铺在地上有三件红、黑色上褶,圆领、窄袖、对襟,有绿色直缘边,西魏时期下摆的三角形装饰消失。

名词解释

蔽膝:供官员跪拜时垫护膝部之用,即在腰部垂一围裙,用皮制或者布制,上宽一尺,下宽两尺,长三尺。

披袍:国君、官员或贵族常外罩一件披袍,多用厚实的织物做成,如皮毛或毛毡等。

裲裆:一种背心式的铠甲,前后两片,前护胸后挡背。骑兵大军团作战,使骑兵和步兵更加注重身体上部的胸部和背部的保护,在铠甲上加厚这些部位,称为裲裆。

假两:防御性铠甲,形似裲裆,有的只有前片而无后片。军人的铠甲裲裆是用铁片或皮制,而王公贵族的假两则使用布帛缝制的。

袴褶:窄袖或半臂,腿套胫衣,头戴兜鍪,蹬长靿靴。在魏晋之际属于军人的常服,在战场上也可以穿着。

筩袖铠:是时代很早的防御性装备,用皮质的甲片连缀成圆筩状的甲身,肩部装筩袖,上下相连。莫高窟第254窟“降魔变”中的魔王、魔将,都是头戴兜鍪着横条型甲片缀成的筩袖铠。

兜鍪:战士戴的头盔。秦汉以前称胄,后叫兜鍪。

重皮甲:以皮革何以为甲,分上下两部分,上身做筩袖可护心,下着护髀。

袴褶:平民男子的常服一般是短衣下裤,即袴褶,为胡服。传说袴褶始于先秦赵武灵王。最早的袴褶形象见于陕西咸阳出土的春秋时期秦国骑兵陶俑。魏晋以后,袴褶广泛传播于民间。

犊鼻裤:是一种无裤腿的短裤,类似后世的三角裤,用三尺布缝制,因形似牛鼻而得名。犊鼻裤是下层劳动者的常服。在壁画中着犊鼻裤者多是渔夫、屠夫、船夫、泥瓦匠等劳动者,从汉至唐宋一直在下层社会中沿袭。

巾帻:平民男子留发束髻,庶民不戴冠弁,以巾覆发,即巾帻。帻一般一质地厚实的方形布帛做成,摺叠成固定形状,使用时绕髻一周,至额部朝上翻卷,下齐于眉。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相关热词搜索:敦煌 壁画 融合 服饰 中胡汉

上一篇:他在《水浒》中被黑得惨,金庸笔下却成天下第一,还创出一门神功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