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的的一段美谈,也许因为白居易与元稹的诗歌的往来酬唱更多,使得他们的友谊在世人眼里显得更嘱目,后世人对其两人的友情都称赞有加。
其实,除了白居易,还有一位诗人与元稹的友情也很深厚。他就是刘禹锡!
刘禹锡与白居易、元稹都是好朋友。今天谈谈刘禹锡与元稹的友情,重点在元稹病逝后,刘禹锡对其的思念之情。
1送君君不还
公元832年,刘禹锡想起自己在苏州任职太守差不多一年了,时间过得很快,但自己对苏州的一些风景名胜还未探访过,心里暗下决定找个时间去看看。
不久后,刘禹锡决定前往当地著名的虎丘山游玩一下。
当刘禹锡来到虎丘山时,边看边走边赏着路边的风景,是如此的惬意!走着走着,他走到一座寺庙。他看见寺庙的墙壁上留着之前游览客人的字迹,于是走过去逐一欣赏。
忽然,刘禹锡看到了好友元稹的题名,赶紧过去趴着看。是的,没错,真的是元稹的字。看着这些字,刘禹锡心里涌起无限的惆怅。
元稹离开大家也快一年了。犹记得元稹病逝的消息传来时,他知道身边有些人因不满元稹晚年为人在额手称庆,但自己却悲痛不己。
从两人被贬到江湘,他和元稹同是天涯沦落人,到元稹去世前,他写诗给元稹,元稹有空必会回诗。多年来,随着两人诗词的来往,友谊也在加深。
但在一年前,元稹走了,只留下他在独自思念。
现在,刘禹锡看着元稹留下的字,他知道那是元稹三年前留下的。
那时,元稹是如此的意气风发,在浙东做了八年,终于等到了朝廷的重新召回长安,任为尚书左丞。元稹在回京的途中,经过苏州时,探访虎山寺时题了名。
然而,世事变幻无常,回京后一个月,元稹又被任命为武昌节度使,离京之时,刘禹锡曾亲自送至浐桥,没料到小别竟成了永别!
刘禹锡看望壁上元稹的题名,心里难受,写了一首诗怀念元稹,诗名为《虎丘寺见元相公二年前题名怆然有咏》:
浐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
因知早贵兼才子,不得多时在世间。
时隔两年,旧友曾游之地,字还在,人已不在,让人情何以堪?只能归因于旧友"早贵"且享有"才子"之名,让上天嫉妒,使他不得久居人世。但留在人世的的人只能徒留满腔的思念。
2朱弦谁复调
短短一年,物是人非,曾经的好友永远离去,仍在的朋友们最怕是堵物思人,更怕的是有人提起离去的故人,从而惹起一腔思念之情。
在元稹去世后,好友白居易不断写诗哀悼。当消息传到在西川做节度使李德裕处,曾经的李党的领袖也忍不住哀伤,写诗悼念:
东望沧溟路几重,无因白首更相逢。
已悲泉下双琪树,又惜天边一卧龙。
人事升沉才十载,宦游漂泊过千峰。
思君远寄西山药,岁暮相期向赤松。
当李德裕哀悼元稹的这首诗篇传到刘禹锡手上时,再次悲痛不己,对好友元稹的思念唯有化为诗句:
如何赠琴日,已是绝弦时!
无复双金报,空馀挂剑悲。
宝盒从此闲,朱弦谁复调?
只应随玉树,同向土中销。
如此经世致用的通才,却永远离去,再无知音共享高山流水之声,再次表现了刘禹锡对元稹辞世的悲伤。
宝盒从此空置,朱弦谁来调?人已去,知音难再觅!
3一到一伤情
公元837年的春天,元稹离开人世已过去六年。刘禹锡已从外地调回长安做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这一天,刘禹锡前往元稹旧宅去看望,但宅子还在,而人去楼空了。
刘禹锡站在元稹屋旁的池塘边上,忆起曾经的旧友,春天是来了,但却让人感觉到悲伤,于是写了一首诗《再经故元九相公宅池上作》:
故池春又至,一到一伤情。
雁鹜群犹下,蛙螟衣已生。
竹丛身后长,台势雨来倾。
六尺孤安在,人间未有名。
在故人池塘看到春天到来,再次感到伤情。禽鸟还是群栖在旧时池塘,但塘边青苔横生,不复原来的样子。
竹子是后来长起来的,但也无法抵挡风雨吹打。你的孩儿在哪儿,到现在尚未在人间有所名声。
其实,刘禹锡再次到元稹宅子,物是人非,人走远了,思念却更浓。屋还在,人不在,是何等的凄凉。
4小结
也许在世人眼里,刘禹锡与元稹的友情不够白居易与元稹的深厚,但在元稹被贬江湘,而刘禹锡也被贬在江湘,同居江湘十五年,同时天涯沧落人的感受,唯有两人最深、最能理解。
在这十五年里,你送我石枕,我送你壁州鞭,在你来我往的诗歌酬唱中互相安慰、互相鼓励,刘禹锡与元稹有了共渡艰苦的友情。
正是这同居江湘的友情,让刘禹锡在元稹病逝后哀伤不已,每每遇到与元稹有关的事物,都会沟起他对元稹的思念之情。
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对元稹来说,他是幸运的!因为他一生得到了两个知己——白居易、刘禹锡。即使他已走远,仍有白居易、刘禹锡两位朋友用一生在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