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开幕当天,观众在拍摄展板。摄影:记者李牧鸣
国家博物馆“甲骨文文化展”展厅一角的多媒体互动项目。 摄影:余冠辰
两万年前,华北便有智人居住;
一万年前,中原大地已有了文化发展;
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开始农业耕作;而文字,也在悄悄地酝酿……
先秦传说造字者为仓颉,黄帝的史官。《荀子·解蔽》称:“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之后记载从《韩非子》《吕氏春秋》再到《说文解字》《山海经》,凿凿史料与民间传说交织,但这个双瞳四目的文字史祖还是让人觉得有点玄幻。
我们现在读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文献记载非常有限,多数都似仓颉般亦幻亦真。在晚清就有学者怀疑早期的历史不可靠。
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次确认中药“龙骨”上的“划痕”是上古文字,一锤定音惊天下。从“甲骨四堂”到“甲骨五老”,一代代学者前仆后继,挖掘与研究已持续两甲子。历史迷雾中走来的甲骨文,犹如火把,逐渐照亮了有商一代的历史舞台,填上了中华文化的一块重要拼图。
(记者注:“甲骨四堂”指中国近代研究甲骨文的四位著名学者——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甲骨五老”指1949年以后为甲骨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五位学者——陈梦家、唐兰、商承祚、于省吾、胡厚宣。)
昔日的传奇
殷墟甲骨作为20世纪中国轰动世界的四大发现(其他三个分别是居延汉简、敦煌藏经和内阁大库)之首,从它的初涉尘世就带着传奇色彩——
坊间故事云,王懿荣老先生身体不适,大夫开了一副含有“龙骨”的药方,在准备研碎之际,发现这些坚硬的东西上有许多划痕。好奇心驱使他拿起甲骨仔细观察,吃惊地发现这些划痕像是一种文字。于是将这家药店的全部“龙骨”买下,经过细致研究和考证,断定这种非篆非籀的字形是商代的一种占卜文字。
这个故事最早出处是某书的引文,书中引用了1931年《华北日报·华北画刊》第89期题为《龟甲文》的文章,作者署名汐翁。但“甲骨五老”之一的胡厚宣曾说:“汐翁的这篇文章一直没有看见过原文。”所以推测,可能是这本书假语“汐翁言”了。实际上以王懿荣对金石文字的热爱及学术上的地位,从古董商处获得才是正常,只是不太符合人们的猎奇思路罢了。
甲骨文被王懿荣发现之后,旋即成为热门古董,身价也水涨船高。而古董商们为了牟取暴利一度不愿意透露真正出土的地点,甚至还谎报出土于河南汤阴。后来经学者暗察明访,终于确定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也就是今天名扬天下的“殷墟”。
今日的收获
2019年10月2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拉开大幕。馆长王春法破例,把正对紧邻特展的西大厅、平时走货用的北门改成3米高的参观入口。“观众一进西大厅,就能看到那个展厅,可以直接过去。基本上往那边走的观众都会进去看一下。”策展团队负责人赵永介绍,“这是国博今年三大重点文化展之一。”
开幕是在工作日的下午,记者竟在展厅里看到人流如织——从牵着幼儿的母亲到耄耋老者,无一不满眼欣喜,或驻足研究或浏览拍照,其中不乏着古装与民国造型者,在幽静的展厅中与展品融为有机的一体。中国文字协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黄德宽现场接受采访时,观众也围了一圈又一圈,在记者们提问之间不时抛出自己的问题,让黄教授啧啧称叹。
黄德宽介绍,甲骨文的发现可以把中国文字记载的历史真正提到商代,即公元前12-14世纪。一个国家、一个文化,要知道自己的源头。只有了解过去和历史,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文字折射文化
今天从甲骨文看商代文化,足以证明我国文字起源之早。国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鉴定部副研究馆员田率在随后接受本报专访时,详细讲解了甲骨文的发展脉络。
甲骨文字属于商代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记的多为问卜事宜,目前已知甲骨文单字量约有4400个,已经“破译”的近半。《尚书·多士》有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说的就是当时主要记录载体——竹简。还有金文等记录方式,所以当时实际所使用的文字应该更多。
文字起源于图画,逐渐简化为符号,用线条来表示,就成了象形文字。中国文字的排列,初始就是自上向下直写的,这大概是因为所用竹木简册都是狭窄的长条,一条条串起来,就非下行不可。为了下行,凡是横宽的字,不能不侧着写,所以虎、马、豕、象、犬、龟、鱼等字,都作向上爬行之势,这正是文字和图画的不同之处。比较古埃及文字和东巴文的动物字,就可知它们还是图画,而甲骨文已变为符号了。
商代文字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从殷墟发掘以来,发现许多器物上都有或刻或写的文字,像石器上朱书的字,白陶器残片上墨书的字,灰陶、石器、玉器等上的刻文……这些东西,因为不易腐朽而保存至今。甲骨文中已有“册”字,参照传世文献的相关记载,可以证明商代应有竹木简册,不过目前还没挖掘出来而已。而由已发现甲骨、陶器上书写的文字,能推断商代就有毛笔了。
田率认为,甲骨文最重要的应该是它的史料价值。它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性,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让公众走近“大雅之堂”
如何让甲骨文通俗化,让更多人了解?从“甲骨四堂”之一的董作宾到今天的国家博物馆都在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吸引更多的人。
董作宾在抗战时期就试着用故事演义式的文章来介绍古文字,比如“不戴帽子的‘王’”。甲骨文的“王”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上面不加一横,见于武丁卜辞和武乙、文丁卜辞;另一种上面有一横,为“戴帽子的‘王’”,用于其他各时期。给青年学子讲这个字的演化时,董作宾就是从雍正年间科考“维民所止”一题引出的血案讲开来的。
(记者注:“维民所止”题目出自《大学》里面引《诗经·玄鸟》的句子,本意是一派祥和。传闻出题考官有个仇人借题发挥,以“维”“止”两字暗含“雍”“正”无头,参了他一本,主考官因此丢了脑袋。)
国博的甲骨文文化展虽没有这么跌宕起伏的故事做注解,但融入信息时代特色的展示手段同样为“科普”增色。赵永说:“观众有兴趣来看很重要,但一般的甲骨都很小、很脆,观赏性并不强。再就是看不懂文字,这个不是看看展板就能理解透的。所以做了一些多媒体的东西,包括甲骨文表情包、手绘甲骨文吉利话、全息甲骨文宇宙等。”
赵永也坦言,让大众更深入了解甲骨文以及殷商历史文化,不是一个展览能做到的,或一个博物馆能够解决的。即使今年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举办了系列活动,但是仍然不够,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我们会尽力通过这次展览,让观众能够更贴近一些。这是作为策展人和博物馆的责任与担当。”
为鼓励青年学者研究甲骨文,中国文字博物馆2016年也发出“辨识一字10万元”的“悬赏令”,迄今已有一人获奖。
平日从不用表情包的记者,在展览开幕当日扫描二维码下载后,有意无意间已经把动态的甲骨文转给了众多亲朋,不知链式反应的哪个环节又能燃起火花,引爆某个蓄势待发的小宇宙。无论未来为中华文明史的研究助力,还是在文化自信滋养下另有绽放,甲骨文研究都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美丽浪花。(记者李牧鸣、刘小草)
参考书籍:《甲骨学通论》(王宇信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甲骨文的故事》(董作宾/董敏著,海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