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偷马》:在和谐自然中,谱一曲父子之情与朦胧初爱

2019-11-21 17:01:13    东方头条

"一则心酸而动人的故事,描述了一种对世界看法的转变,从少年的纯真到艰难地接受背叛的现实,中间饱含对简单朴素生活的浓厚怀旧之情。"——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评委会

"怀旧"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事,"情怀"也不是独独一代人所有。"怀旧"的情绪,是每个个体都会生发的,并且汇集成一个时代的洪流。

如果你在耄耋之年,回想自己的曾有过的十几二十岁的年纪,你会想起些什么?你可能会想起那时经历过的"时代大事件",你见证了许多的"奇迹";你可能会想起影视名流中的人物与故事,会记得他们曾经那样美过、神采奕奕过;你可能还会想起,曾在生命里出现过的某个人,他教会了你离别和生命的无常……

佩尔·帕特森也是怀旧的,他站在千禧年的晨曦之中,默默讲述了一个老人回忆往昔的故事。他告诉你,"痛不痛的事,其实我们自己可以决定。"他是当代挪威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擅长以冷静的笔触,讲述一个既冷酷又动情的故事。

《外出偷马》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但是作者却把北欧的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全部融入进去,历史与现实相互交织,又明目张胆地把爱与背叛的主题放了进去,使得小说意味更加丰富。归纳起来,小说有三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描绘自然之美,二是刻画父子之情,三是书写朦胧之爱,而这三个主题,互相独立又互相交织,构成了一种类似蛛网式的叙事结构。

图/不吃姜小姐一、自然之美: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能

北欧文学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能。19世纪的易卜生,虽以戏剧留名,但是其诗歌创作中,对于自然的刻画亦令人深刻,就算是戏剧中的地理环境问题,也足以令文坛为其喝彩。当下最热门的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在多部作品中都有关于人与自然的描写,比如《熊镇》中的森林,就是故事发生的自然背景。

在帕特森的这部《外出偷马》中,沿袭了这样的书写方式,甚至语言更加细腻纯粹。每一章的开端,人物带着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森林、山坡、河流,画面感极强,比如开头:

"十一月初。上午九点。山雀冲撞着窗子。在撞击之后,它们有时连飞都飞不稳了,有时还会掉下来,躺在初雪的地上挣扎一会才能再起飞。我不知道它们看中了我的什么。我望着窗外的森林,湖边的树梢透着红光。起风了,我能看见水面上风的形状。"

短短的一段话,涉及的事物有山雀、初雪、森林、湖、风,通过描述,不难想象出主人公所处的环境:一座湖边的小屋,河流在这里汇集成了一个湖,不远处的森林静谧美好,湖边的树梢因为晨光熹微而透红,风轻轻拂过水面,一切都是安静而舒心的样子。

人物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展开回忆的。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老人传德遇见了儿时的伙伴,勾引起了几十年前和父亲在一个夏天,来到森林伐木的往事。那本事一个苦涩的故事,但是因着环境的美好,孤独和痛苦的滋味消解了许多。

几十年前,老人认识了约恩,也是约恩找他去"偷马"。"偷马"并非真正的"偷",反而像是一场和马的交流,他们站在高高的树上,马经过时快速地跳到马背上,这样来训练自己骑马的能力,也是少年的乐趣之一。那时他们在森林深处工作,又苦又累的伐木工作,几乎耗尽了他们的精力。但是这份枯燥的工作,却是他们生计的来源,他们与自然谋生,利用自然所有的一切,包括树木、河流,来获取生活的物质基础。

不管森林对他们如何的不友好,但他们只能靠树吃"树"。这都与北欧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北欧国家森林资源之所以丰富,是因为三面环海,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降水较多,温带气候利于针叶林和草木生长。据统计,森林植被占北欧面积三分之一以上,该地区的家具、造纸业非常发达。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北欧许多个国家,都很注重森林资源的保护。

生长于这样环境之下的作家,耳濡目染之中,自然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敏感,因而形成北欧文学中浪漫主义风格的书写,亦是有迹可循的。在北欧作家看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不成问题的,并且是他们引以为傲的生存方式。

二、父子之情:温和与对抗

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之下,人的情感也会特别敏感。人的情感外化,几乎可以从自然之中寻得,自然有多美,而情感可能就会有多残酷。用一个叙述技巧上的词,就是"反衬"。

传德和父亲的情感很微妙,既是一种相生的命运,又是一种对抗性的关系。或许天下父都有这样的矛盾关系。他喜欢父亲,虽然他常常让儿子觉得羞愧,很多人也都喜爱着父亲,因为他是个真诚的、不爱出风头的人。

父亲经常出门,传德几个月才能见到他一次,然而每次父亲给他的感觉都不一样。父亲好像有一种令人难以形容的与众不同,每次都要用心才能"抓"住他。而事实上,传德的父亲是孤独的,就像他一样,他们彼此沉默无言,父亲教他骑马,教他疯狂,教会他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然而,他却走了。

传德是看着父亲出轨,看着父亲慢慢地"离家出走"的,那是父亲对他、对一个家的"背叛"。

然而,他没有办法去阻止,就像拙劣的小丑一样,在没有父亲的庇护下艰难地成长为一个大人的模样。他也沿袭着父亲的老路,在妻子出车祸去世后,悄悄卖掉公司,跑到一个电话不通的深山老林里隐居起来,直到女儿寻来,才惊觉愧疚。

其实,涉及父子主题的文学传统,早在希腊神话时代就有了。Titan神族第二代神王克洛诺斯推翻了父亲乌拉诺斯,当上了统治者,克洛诺斯被诅咒会被自己的孩子推翻。果然,他的儿子宙斯推翻了他的统治,当上了第三代众神之王。众所周知的"俄狄浦斯情结",说的是儿子对母亲的依恋,但也可以说是弑父娶母的诅咒,命运的悲剧一直跟随在"父子"身边。在司汤达的《红与黑》中,于连的父亲对他的控制不亚于任何一个父权制下的父亲,他逼迫儿子加入不喜欢的组织,自己的德行又不好,言传身教不达,最终导致悲剧,亦有父亲的一部分责任。

这种对抗性的关系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更为具体,费多尔在四个儿子的生命里,几乎都是缺席的状态。长子德米特里,被认为是"缺爱的儿子",所以他注定要寻找一个"爱"的父亲,但很明显,费多尔给不了他的爱。德米特里扬言要"杀死父亲",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触底的反抗?次子伊凡,寻找的是一个"精神上的父亲",他思考的是超越生物学上的、能够获得心灵的安宁的父亲,但显然,他对"父亲"的身份持着怀疑和审判的态度,这从他和弟弟阿廖沙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而对弟弟阿廖沙而言,"父亲"是神圣的存在,那个真是存在的人,根本不能算是父亲。在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的眼里,父亲就是生物学上的父亲,是一个罪恶的存在,所以必须要除之而后快。但是他始终是那个得不到身份认同的儿子,哪怕他复仇成功,自己的兄弟都死去,自己也不能得到半个儿子的名分。

《卡拉马佐夫兄弟》对抗性的父子关系,结局如此惨烈,除了故事本身的悲剧性,更是作者冷酷的叙述方式——带着哲学式的思考,对人性进行深刻揭露,对人世之情毫无感知,这是陀式的最佳艺术。

但是幸好,还有帕特森,他让传德和父亲共同经历了一个夏天,并且以优美的文字,记录了那个夏天,他和父亲的点点滴滴。父亲在一个儿子的心目中扮演中很重要的角色,他是儿子最初的"英雄",是最该引导儿子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的教育者。

三、朦胧之爱:还未开始,就注定结束

如此美的环境里,如果没有点少年人的情窦初开,似乎都对不起读者。少年人的爱最为真挚的、朦胧的,带着点狡黠、悸动和无疾而终之感。

传德对好友约恩的母亲即是如此。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十五岁少年的心,在一个成熟女人的身上,千回百转。有一个场景异常令人印象深刻:父亲和约恩的父亲站在高高的木堆上,形成了拉锯的架势,谁都不让谁,而约恩的母亲站在下面看着,传德看着这样的情形,于是走到约恩母亲身边,轻轻虚抱了她一下。两位父亲看到了,约恩父亲失足从木堆上摔了下来……

十五岁少年明显的"恶作剧",女人并未知觉,两个父亲就像是同性之间互为狩猎的感觉,警觉自己的"猎物"被人惦记了,还是个比自己年轻的孩子。

传德对约恩母亲的想象,早已超出了一个男孩对朋友母亲的那种敬爱、欣赏的程度,更像是一种虔诚的、不可亵渎式的爱慕。这样的感情往往是危险的,年下男人恋慕成熟的女人,也很像"俄狄浦斯情结"。父亲和约恩母亲好上,是他亲眼所见的,他看着他们亲密地坐在一起,甚至看到他们亲吻彼此。在一次他们靠近坐着聊天时,他故意插到了他们中间——这个场景令人惊觉意味深长。

彼时的他,跟随父亲外出,母亲在遥远的地方,他缺乏母亲的爱护,会恋上朋友的母亲,亦是可以理解的。直到最后父亲出走,他和母亲去瑞典银行取回伐木存在那里的钱,母亲如此近在身旁,他才觉得圆满些,然而那也是一生的唯一一次。母亲为他买了西装,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然后又变回那个沉重的女人。

他对约恩母亲的迷恋,是一种心理上的补偿,母爱缺失的补偿。

曾经的明宪宗皇帝朱见深,恋上了宫女万贞儿,费劲千辛万苦也要娶这个大他十几岁的女人,宠爱她一人。很多人说他有"恋母情结",皇帝小时候,都是跟着太监宫女一起长大,其实是一个很孤独的人,甚至连自己的母亲都见不到面,他就极易对一个年长的女人产生依恋的心理。

劳伦斯的代表作之一《儿子与情人》中,就讲述了一个有"恋母情结"的故事,儿子保罗在大儿子死后成了母亲的精神依靠,母亲病态的爱,控制着保罗的人生,让他对父亲充满了厌恶与憎恨。母子之爱几乎越过了正常的轨道,朝着畸形病态的方向发展,这让保罗也屏蔽了其他女性的情感,在爱情上痛苦不已。

每一种不被世俗所容纳的爱情,在萌芽之期,似乎都显得特别唯美,就像《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中一样,男孩对男人那么热烈而真诚的爱,最后却还是不能告知天下。这样的爱,往往在朦胧发酵之时,就会被斩断,遗憾有之,经年之后,也会释怀。

小说以老人之语进行回忆,过去与现实交叠,加上鲜明的几大主题,慢慢编织出一种完整的网,网罗了所有的情感、温暖和美好。除了自然、父子、初爱三个主题,小说还涉及了老人和约恩年少恶陪伴和友谊,涉及了约恩的双胞胎弟弟、一个杀死另一个的无常事实,涉及了约恩的叛逆和回归,传德和弗朗兹两个老人与狗相伴的森林生活……

《独立报》评:"看似平静无波的一部小说,在你渐渐走入其中时,才会发现它潜藏着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以及令人不敢逼视的生命风景。"

这是一道令人惊讶的生命风景,蕴藏的力量是少年的灿烂时光。作者用这样细致的描绘,呈现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将五十多年前的故事娓娓道来——唯愿鲜衣怒马,仍是少年锦时。

文/当归 2019/11/15

相关热词搜索:之情 一曲 父子 外出 朦胧

上一篇:“盐哥”林朝阳:音乐就像给饭下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