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宋才发教授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涵义、现实路径和时代意义》专题讲座

2021-11-26 12:42:31   

南宁11月26日电(记者 王峰)11月23日下午,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才发教授在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学术报告厅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涵义、现实路径和时代意义》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由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彭振主持,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教师代表、2021级研究生参与讲座。

宋才发的讲座主要与大家探讨了三个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涵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涵义,宋才发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近代觉醒的根源,是现代中国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五个认同”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本质。

谈及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宋才发认为要在巩固共有精神家园中铸牢共同体意识,要着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构建,要在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的实践中铸牢共同体意识。“五个认同”共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路径,民族大团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现实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更是巩固各民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中华文化、中华民族高度认同的关键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民族精神共同体的建设,“两个共同”深刻揭示了党的民族工作的时代主题,抓住了这“两个共同”,无异于抓住了新形势下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旋律,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彭振对本次讲座作了总结发言,他表示,宋才发教授的讲座对于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了思想指导。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是民族院校的法学院,民族性是法学学科的三大特色之一,以建设国家级一流学科、建成培养民族地区一流法治人才的重要平台为目标,在民族地区法治人才的培养上更要勇于开拓创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法学专业的课程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大团结。(资料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 通讯员:王施熠)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暖冬行动再启程 · 爱心奉献暖人心” 区妇联携手宏都集团开展慰问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头条